印度历史文化的发展浅述

五、近现代

德里苏丹时期结束后,北印度又陷入纷乱,主要王邦有喀什米尔、马尔华(Marwar,位于现今拉迦斯坦)、古迦拉底(Gujarat),后两者为印度教王邦,对维繫传统印度文化存续至今颇有贡献,而喀什米尔为伊斯兰教王邦,强制人民改信伊斯兰教的政策导致该地区百分之九十民众成为伊斯兰徒,因而使得印回冲突延续至今。

阿富汗王巴布尔同时身具突厥与蒙古血统,于1526年进驻德里灭了德里苏丹王朝,建立蒙兀儿王朝(Mughal,
1526-1858年),至阿克巴(Akbar,
1556-1605年)大帝统一全印度,是印度史上第三个统一的王朝。阿克巴大帝时国势极盛,不仅与印度教强盛的拉迦普特王邦公主和亲,废除印度教人头税与寺庙捐税,採取宗教融合政策,甚至自创「神教」,定期与各宗教领袖会晤讨论,自称为上帝之子,宣称其神圣任务为谋求人民福祉。他又穿着传统印度服饰,将印度教艺术融入庭园、宫殿、清真寺、陵墓的伊斯兰波斯及阿拉伯风格。这些果敢及前瞻性的措施巩固蒙兀儿王朝基业并使它成为伟大帝国。

阿克巴大帝之后,后继者又对印度教徒採高压政策,导致印回军事及宗教对立,其中有力代表者为西印度印度教王邦马拉塔
(Maratha)
王邦创建者须梵耆(Sivaji)。他于1677-1680建立该王邦,目的在驱除伊斯兰教莫兀儿王朝,以恢復印度教王朝及印度教文化。在他死后,后继者仍持续坚持与莫兀儿王朝奋战。在莫兀儿王朝衰落,而英国入侵印度之后,又与基督教文化的英国奋战不已,最后在1817年被英国击败,仅保留菩那(Pune)保护地,而名存实亡。马拉塔王邦对维繫及保存传统印度文化贡献不小。

莫兀儿王朝阿克巴大帝时,伟大的印度教诗人吐西陀斯(Tulsidas,
1532-1623年)以兴地文撰写《罗摩耶那》并加以发扬。另一位印度教诗人苏陀斯(Surdas)也以兴地文传写《苏尔诗海》(Surasagara),宣扬黑天(Krsna,奎师那)事蹟及信仰。由于他们而使得罗摩与黑天信仰普及至今,并深烙于印度教民众心灵中。莫兀儿王朝的文化成就主要为绘画与建筑艺术,在绘画上以精緻画(miniature)为主要特徵,主题大多为宫廷、宴会、狩猎或人物,以德里画派着称。建筑上,出现许多伟大建筑并留存至今而成为重要文化资产,如红堡、胡莫庸(Humayun)帝王陵墓、法德锡克波里城(Fatehpur-Sikri)、阿克巴大帝陵墓、喀什米尔的沙罗玛庭园(Shalamar
Garden)、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泰姬玛哈陵(Taj
Mahal)陵墓等。

自葡萄牙人迦玛因发现至亚洲的新航路而于1498年抵达印度之后,欧洲势力开始进入印度。葡萄牙人于1510年已佔领西海岸的果阿(Goa)并于日后成为其殖民地。莫兀儿王朝时,荷兰、法国与英国陆续由海陆至印度,以争夺贸易权利并宣扬基督教。1583年,阿克巴大帝接见英国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的公使。1608年,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获准在苏拉特(Surat)设立,
代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印度之史。在罗柏.克莱武(Robert
Clive)领导争战之下,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丰硕的政治及经济利益。1757年在普拉西(Plassey)的决定性战役,英国终于击败法国,从此独占印度政经利益。1793年英国以孟加拉作为永久殖民地,并以此地的东印度公司作为征服印度的主要根据地。克莱武成为英国派驻孟加拉首任省督。1857年,在东印度公司治下,爆发佣兵之乱,虽欲藉此反英,但因各地王邦为求自保而未给予支持,一年之后,乱事被平定。因此,1858年,英国决定正式接管东印度公司,印度从此受到英国统治而进入英印帝国时期(1858-1947年)。英国维多利亚(Victoria)女王并于1876年成为英印帝国国王。

由于印度民族主义及民主自决意识抬头,印度人民于1885年创立国大党,以谋求印度自治运动,之后转成独立运动以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回教联盟也在1906年成立,不仅与国大党共同与英国周旋,同时也为伊斯兰教徒谋求建国而努力。甘地(Mahatma
Gandhi,
1869-1948年)领导之下进行非暴力及不合作运动,终于在1947年独立建立印度共和国,而回教联盟则建立巴基斯坦。至于锡克教王邦则因未能建国,而将此政治难题遗留至今。

英国对印度的贡献主要为引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文官官僚体制、铁路建设、西式教育。在英国影响之下,孟加拉尤其是近现代印度文化的摇篮。英印帝国时期,主要文化成就有:1784年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设立孟加拉亚洲协会(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收集并研究印度古文物及文献,因而开始西方对印度学的研究,并因而促成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Indian
Museum)首先创立。1921年发掘史前印度河文明,则是世界考古学界的盛事。由于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促使印度教产生社会及宗教改革运动,如梵协会(Brahmo
Samaj, 1828年)、亚利安协会(Arya
Samaj, 1875年)。印度教文学家泰戈尔(R.
Tagore,
1861-1941年)因在孟加拉文学的伟大成就而获得英国授与爵位,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五四运动文人如徐志摩等人也曾与泰翁作中印文艺交流。印度教哲学家则以奥罗频多(Sri
Aurobindo)、惟维克难陀(Viveknanda)为代表人物。而近代佛教也因锡兰佛教回传至印度而得以復兴,特别是1891年在孟加拉创立摩诃菩提协会(Maha
Bodhi Soceity)以维护佛教古蹟及佛教僧侣教育事业、安贝克博士(Dr.
B. R. Ambedkar)推动百万贱民改信佛教运动以及努力于政治立法。

印度历史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造成现今印度各地区或各省各具地方文化特性,由各地文物、古蹟、文献、宗教及社会习俗可见一班。经由宗教家与哲学家的睿智,一方面虽然得以将分歧多元的种族、语言及文化调和成趋于一致的印度社会文化,但不同宗教信仰及思想却形成各自独具的宗教意识,反而成为今日印度文化冲突的来源,如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与基督教之间的纷争。虽然如此,印度历史文化确实具有强韧的生命力及脱俗的精神力量,在变迁的历史洪流中及人文地理环境中,以包容、非暴力、吸收、同化、融合的文化特性,将固有的多元文化融合成所谓传统印度文化,而与中世纪后的外来文化既有所区别,也有所调和,既有所维护,也有所变革,而形成今日所见的印度文化—既一致又多样、既宗教又世俗、既传统又变容。

参考书目:

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从传统到现代》。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84年。

林煌洲。《印度思想文化与佛教》。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民国91年。

辛岛昇等着。林煌洲译。《印度河文明:印度文化之源流》。台北:国立编译馆,民国82年。

林煌洲。民国90年6月。「印度河文明(The
Indus Civilization
)」。史物丛刊29期。国立历史博物馆。页130—159。

吴俊才。《印度史》。台北:三民书局,民国70年。

巴沙姆(A.
L. Basham)编。闵光沛等译。《印度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India)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威尔杜兰(Will
Durant)。《印度与南亚》(Our
Oriental Heritage: India and Her Neighbors, 1935
)。台北:幼狮文化公司,民国61年。

R.
C. Majumdar and others。李志夫译。《印度通史》(An
Advanced History of India
)。2册。台北:国立编译馆,民国70年。

A.
Basham. The
Wonder That Was India
.
Calcutta: Rupa & Co., 1954.

Wm.
Theodore de Bary ed.(first edition), Stephen Hay ed. and rev.(2nd
ed.) Sources
of Indian Tradition
.
2 vols. 2nd
ed. Delhi: Viking Penguin Books India Pvt. India, 1991.

Romila
Thapar. A
History of India
.
vol. 1, Delhi: Penguin Books India Pvt. Ltd., 1990.

11

印度历史文化的发展浅述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