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

鲁迅研究

“孔子之后,没有孔子;鲁迅之后,无数鲁迅。”(郭沫若语)鲁迅研究界是否人满为患?

作为中国20世纪最具深远影响的文化巨人,鲁迅的作品、思想、精神等,从一开始就触动着社会的脉搏和同时代的思想者们,几乎与他的创作生涯同时,就伴随了对他的研究、评论和争议,成为独特而持久的精神文化现象。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不断丰富、更新研究观念,不断扩大研究视角和参照系统,不断引进新的研究方法,成为最活跃和最敏感的学术领域之一。学者们除了从传统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角度进行研究外,更从文化学、心理学、艺术学、语言学等等角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对鲁迅的创作心理、个性心理、人格意识、文化心态、生命意识、情爱观、复仇观、趣味观等方面展开了探讨。一批青年学者近年来在鲁迅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以崭新的视角诠释鲁迅。

鲁迅研究的真正使命是挖掘和阐释鲁迅自己的而非外界赋予的独特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80年代开始提出的鲁迅“立人”思想的凸现和认识的深化,是世纪末鲁迅研究的重大收获之一。1998年对此进行的专题研讨,将鲁迅人学思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深化,使之更加系统、全面。青年学者李新宇在1999年发表的《鲁迅人学思想论纲》,将鲁迅人学思想的文化生成、内部构成和历史境遇等给予深刻而独到的论述,提出“鲁迅对中国现代化历史最伟大的贡献就是他的人学思想”,可以说是鲁迅思想研究的重要成果。

90年代鲁迅研究的另一突出特点,是以更大的开拓性呈现出更多的新视角、新话语、新体验。除去传统的主流的研究方法外,也出现了如精神分析学派、比较文学学派等诸种思维方式的分析方法。但最值得注意的是,从80年代后期,钱理群、汪晖等中青年学者开始以崭新的研究态度、话语系统和思维方式,使鲁迅研究发生从外向内的视角转移,这种转移在90年代更加深入。

如林非的《鲁迅和中国文化》,从精神文化视角探索鲁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汪晖的《反抗绝望》,努力以悖论的思维方式探索鲁迅精神结构的复杂性,他提出了“中间物”意识这一概念,是鲁迅研究从外向内移位的转折点;青年哲学家王乾坤的新著《鲁迅的生命哲学》,更是鲁迅研究发展到世纪末出现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对于扭转以往的习惯性思维定势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以“中间物”为鲁迅的生命轴心,打开了鲁迅的各个思想扇面,将鲁迅与古今中外精神文化的内在源渊关系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诠释。

对鲁迅研究这一学术景观,作一番世纪玄览,能够从一个侧面透视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现象史的变迁。从政治革命到思想革命,从外视角到内视角,从文化底蕴到哲学意味,鲁迅研究已经形成相互交接、互存互补的“学术链”,这说明鲁迅研究在不断深入推进的同时,研究界自身也更加理性和成熟,体现出面向新世纪的学术自觉和独立精神。而这一点,正是新世纪鲁迅研究和学术发展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最初的反响

  1913年4月,鲁迅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以周逴的笔名在《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上发表。当时的《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对小说大为赞赏,作了十处随文评点和一篇《焦木附志》,这是对鲁迅作品的第一次见诸文字的反响。不过,并不能算是鲁迅研究的开始。

  鲁迅研究的开始,是1919年2月1日出版的《新潮》一卷二号上,出现的一篇署名记者(傅斯年)的《书报介绍》,向广大读者推荐《新青年》杂志,文中首次对《狂人日记》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就文章而论,唐俟君的《狂人日记》用写实笔法,达寄托的(Symboism)旨趣,诚然是中国第一篇好小说。”这就是五四时期的中国精神文化界对鲁迅作品的第一次评论,应该看作是鲁迅研究的发轫点。

二、张定璜的《鲁迅先生》

鲁迅研究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