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时代–大唐往事

至此,仆固怀恩只好反了,派出自己的儿子仆固玚去攻打辛云京。唐书上说云京大败,因而仆固玚又攻榆次,通鉴上则说仆固玚大败,转攻榆次。究竟是谁胜谁负呢?还是倾向于唐书。如果辛云京自己就能对付的了仆固怀恩,朝廷后来又何必派郭子仪前去?另外,仆固怀恩所部是经过安史之乱的考验的,比河东守军要强一些,胜算应该更大。

仆固怀恩反叛的时候差不多与吐蕃入长安同时,所以代宗此时无暇管这件事。等代宗回长安之后,想起当初颜真卿曾经要求去召招仆固怀恩来朝,但当时没答应,于是现在旧事重提。可颜真卿却认为,当初去召仆固怀恩的话,他还可以有勤王之功,而今来朝,却是没有理由了,所以肯定不会来。联想到当初代宗任由追击敌军将领的时机白白逝去,再看这件事,可知代宗把握不好时机,见识着实短浅(又想起了建宁王,或许要是他的话会好些)。颜真卿提议让郭子仪去对付仆固怀恩,此时仆固玚正与辛云京在榆次僵持。代宗对郭子仪说:”怀恩父子负朕实深。闻朔方将士思公如枯旱之望雨,公为朕镇抚河东,汾上之师必不为变。”代宗不认为自己应该对仆固怀恩造反承担什么责任,在他看来,这全是仆固怀恩的不对。郭子仪从命去对付仆固怀恩,由于仆固怀恩曾是郭子仪的手下将领,其军士当初也都听命于郭子仪,因此郭子仪只用威望便动摇了仆固怀恩的军心。还有一点要注意到,就是虽然是被逼反的,但造反总是不得人心的事情,军心不稳也在情理之中。

仆固玚攻打榆次不利,又因为性急激起众怒,结果被他的手下杀掉了。仆固怀恩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的母亲,他的母亲责怪他不该造反,然后又提刀追着要杀他,”吾为国家杀此贼,取其心以射三军”,幸亏仆固怀恩跑的快,不然–不然也未必有事,只是这位老太太,真的好强悍啊……怀恩没有办法,只好一走了之,而他的母亲后来被接到长安,代宗对她还算客气,据说照顾的很好,最后寿终正寝,以礼葬之。之后,代宗下诏要仆固怀恩入朝,说一切全都过往不咎。这不要说仆固怀恩不信,就是我们也不大相信。

但此后仆固怀恩的做法就大错而特错了,引外族攻打自己的国家,怎么都说不过去。如果我们一直可以对他的造反持同情态度的话,那么也只能限于广德二年十月之前。

十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军进攻唐的晞州,后来又打到奉天。郭子仪率兵抵御。吐蕃、回纥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不久就撤走了。郭子仪也从行营回到了朝中,代宗一高兴封他为尚书令,郭子仪则坚决不受,说”自太宗为此官,累圣不复置,近皇太子亦尝为之,非微臣所宜当”。在中唐诸大将中,凡是功高者几乎都受过猜忌,然而像郭子仪这样几起几落而始终不倒的却不多见。原因是郭子仪非常之谨慎,他不接受尚书令的职位是明智之举,避免自己处于位高望重的尴尬境地。还有,郭子仪是人才,却无人才的”脾气”,他可以招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退敌,又挥之即去,无怨无尤,对皇帝来说,还有什么比没脾气的人才更理想呢?

转年也就是永泰元年,公元七六五年,九月,仆固怀恩声称代宗去世,郭子仪被鱼朝恩害死,再次引敌人入侵,这次除吐蕃、回纥之外,还有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数十万人前来攻打唐朝。带兵抵御的自然又是郭子仪。从这时起,代宗又多了个毛病,就是在京师戒严的同时,派人从宫内取出两部《仁王经》,送往资圣、西明二寺,让僧人们高声诵读。后来十月的时候吐蕃到了邠州,代宗又派人去讲《仁王经》。这是他崇佛崇到糊涂地步的开始,以后”有寇至则令僧讲《仁王经》以禳之,寇去则厚加赏赐”,由信佛走向了佞佛。这其中他的三个宰相”功不可没”,元载、王缙、杜鸿渐三人都信佛,以王缙尤甚。王缙是王维的弟弟,官至宰相。和自己的哥哥相比,王缙多了一分官场上的圆熟,却少了一分做人的清高,最终与元载狼狈为奸,成为大唐三百宰相中很不怎么样的一个。

这一次吐蕃等部来犯,仆固怀恩没有看到胜利的结果,在中途遇暴病而卒。据史书上说,代宗听到这个消息后,悯然曰:”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他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

从很多事情能看出代宗优柔寡断的一面。仆固怀恩引敌侵犯大唐,代宗”犹为之隐,前后制敕未尝言其反”,只怕更多是他的性格使然,而并非他真的认为仆固怀恩没有罪。比如上面提到他说仆固怀恩父子负他实深,暴露出代宗的真实想法。而无论代宗指责谁,他从不认为他自己有什么不对。他自认为他的优柔是宽厚,是仁慈,是体恤众将,因此别人没有理由背叛他,他更没有理由下罪己诏。但回报他最好的一句话便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郭子仪奉命进驻泾阳,兵将才一万人,好歹是比那次的二十人强了不少。刚到泾阳,回纥、吐蕃数十万骑兵已经从四面八方把泾阳城合围起来。郭子仪则派部将李国臣、高升、魏楚玉、陈回光、朱元琮等人各当一面,自己率二千人出阵。本来回纥听信仆固怀恩的话,以为郭子仪和代宗都死了,现在忽然发现郭子仪就在阵前,知道上了当,气势上就差了一些。为了使回纥能够退兵,郭子仪”单刀赴会”,亲自去见回纥首领药葛罗,一席话竟然把回纥劝的倒向了唐朝一方。吐蕃听说郭子仪和回纥有来往,心中猜疑起来,连夜撤退,被唐军和回纥联合追赶,最后又被打败。总之,郭子仪费了好一番力气,终于把事情解决了。

从这时起,唐朝总算有些安定下来了。从通鉴也能看出来,事情多的时候,一卷记载的时间就短,事情少的时候,一卷能记载好几年。安史之乱最忙的那几年,往往一卷”不足一年”,或是”凡一年有奇”,安史之乱后期一般是”凡二年有奇”,从唐纪四十永泰元年闰十月起,一下子记载了八年的事情。但是,太平之世不太平,更何况本非太平之世呢。

天可汗时代–大唐往事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