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都开封的钟鼓楼

开封研究—宋都开封的钟鼓楼

 钟与鼓是我国古老的器物。钟,《吕氏春秋》:黄帝命伶伦铸十二钟。《世本》:黄帝二人垂所造。鼓,《帝王世纪》: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皇帝内传》:帝与蚩尤战,玄女为帝制夔皮鼓,又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钟与鼓,都称始于黄帝,但钟则用于作乐,鼓则被用于战争。

钟在古代文献中记载不少,多用于礼乐。如在祭祀、大礼中常常用到,最经常的如成语钟鸣鼎食则是贵族在宴会用到它。

鼓似乎始制的时候就是用于战争的,一击打它,就发出雷霆般的声音,可以激励士气,《左传·曹刿论战》中提到长勺之战,齐国击了三通鼓,曹刿没有举动,齐军已经懈怠了斗志,曹刿才一鼓作气取得了胜利。在中国古代,鼓与旗是列入军队编制的,所谓“旗鼓相当”是指两军的实力基本平衡。鼓在军列中夜间也作为警号,所谓“鼓角相闻”形容备战不懈,纪律森严。

钟鼓在平时的应用,就分为宗教方面的应用与世俗的应用,沿变有些不同。

一、宗教的应用

宗教的应用,特别是佛教,到了南北朝时候,佛教中的禅宗,得到普遍的发展,到了中唐,自慧能四传至怀海,深感禅门的法规比较凌乱,亟需规范,曾对禅宗寺庙的僧职、制度、仪式等作出规定,撰有《禅门规式》,称为“古清规”。自唐至元,历代都有损益,元世祖特命百丈山大智寿经禅寺住持德辉重行改修,并命龙翔集庆寺大校正,因为始创者怀海和海辉都居于新吴(今江西奉新)百丈山,因此新修定的规定称为《敕修百丈清规》,该书公分九章:祝厘、报恩、报本、尊祖、住持、两序、大众、节腊、法器。对寺院僧团的组织体制、宗教活动、日常生活等有较详细的规定。

《百丈清规》法器章中称:“大钟,丛林号令资始者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衙疏冥味。”鼓则禅宗有法鼓、茶鼓、斋鼓、更鼓等,各有用途,击法亦不同,更鼓则早晚平击三通。

宗教礼仪中撞钟是必修的,民谚中有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钟是和尚的本份。撞钟也成为生活中一道风景,各地将寺庙钟声列入本地的景观,如开封将“相国霜钟”列入八景,洛阳将“马寺钟声”列入本地的景观。在诗词中常常将寺院的钟声入诗,如唐·张继的《枫桥夜泊》有“夜半钟声到客船”句脍炙人口。白马寺的大钟上铸有“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冥。西送金鸟天边去,急催东方玉兔升”之句。而且白马寺的钟声也享有“夜半钟”之誉。

在寺院布局上多年已固定为东方的钟楼,西方的鼓楼,因而就成了“晨钟暮鼓”的印象,而且佛教中其它教派,甚至其他宗教,如道教中一些道院等也竞相模仿,诗人也对此情有独钟。欧阳修《庐山高》:“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蔼罗幡幢
。”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因此一般人特别注重晨钟,甚至认为晨起的钟声特别有意义。有人故意,在节日里竞相撞头钟,烧头香,不惜花“天价”。这些纯属商业炒作。

二、世俗的应用

宋都开封的钟鼓楼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