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

建议教师教学时莫在数字上打转或作为考题,以免引发争议。

二、金柝

用金属做的梆子,打更用,就是刁斗。晋张华博物志:「番兵谓刁斗曰金柝。」刁斗用铜作成,样子像釜,三脚,有柄。军士们白天用来烧饭,晚上用来巡夜报更。「朔气传金柝」这句可以解释为冰冷的刁斗传来了寒意,也可以解释寒风传来刁斗声。

三、花黄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妇女额部饰黄,有两种作法,一种由染画所致,一种为黏贴而成。

所谓染画,就是用画笔蘸黄色的染料涂染在额上。与染画法相比,黏贴法则较为简便。这种额黄,是一种以黄色材料制成的薄片状饰物,用时蘸以胶水黏贴于额。由于可剪成各种花样,故又称「花黄」。南朝徐陵奉和咏舞诗:「举袖拂花黄」,唐崔液踏歌词:「翡翠帖花黄」,说的都是这种饰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脱离了额黄的范围,更多地接近于花钿的妆饰。

花钿也是一种额饰。说起它的源起,还有一段轶闻掌故。相传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那天,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植有梅树,微风袭来,吹下一朵梅花。这朵梅花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公主额上,额上被染成花瓣之状,怎么洗涤也无法洗掉。宫中的其他女子见其新异,竞相效仿,遂成一时风尚。

四、修辞补充

(一)镶嵌

在词语中,故意插入虚字、数目字、特定字、同义字、异义字来拉长文句,称为镶嵌修辞。

1.镶字:用无关紧要的「数目字」或「虚字」穿插在字词间,以拉长文句。

例:(1)事情既然已到了这种地步,我们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吧。

   (2)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胡适母亲的教诲)

(3)此山大虫,亏得骆小姐杀的「一」干「二」净!(李汝珍镜花缘)

2.嵌字:故意用特定的字嵌入语句中,而文字的安排往往形成美妙的辞趣。

 例:(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2)江南可採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3)只见山,在「左」,在「右」,在「前」,在「后」,在脚下,在额顶。只有山永远在那里,红人搬不走,淘金人也淘它不空。(余光中焚鹤人)

(二)互文

一个完整的意思,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地将它拆开,分别放在两句中,在解释时必须前后併合,才能理解语意,也就是说上文里省了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里省了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本诗互文的诗句,如下:

木兰诗教学设计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