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祭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虽然,迁民时的那棵大槐树在顺治年间即被洪水冲没了,大槐树边上的那个广济寺也早毁于兵燹。但是,迁民后裔们照样年年回来,在大槐树的附近举行祭祖活动。遂使这一象征符号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其实,迁民时的那棵大槐树在顺治年间即被洪水冲没了,大槐树边上的那个广济寺也早毁于兵燹。然而迁民后裔们照样年年回来,在大槐树的附近举行祭祖活动。这一方面充分显示了根祖情结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对于习惯于将内心情感外化成直观符号的人们来说,毕竟是有所缺憾的,于是就有了一段重建大槐树迁民遗址的动人历史。

  鉴于洪洞县民间祭祖活动的长期兴盛和祭祖现场的简陋不堪,民国初年,为宦山东的洪洞人景大启起愿兴建大槐树纪念处,因资金不足未及成功。此时适逢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军卢永祥部在晋南攻打革命军,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是到了洪洞县,却秋毫无犯,因为这些兵士大多来自河北、山东一带,他们认为自己是洪洞后裔,反到大槐树下祭拜献供,这再次反映了大槐树的深远影响。洪洞人民躲过这次劫难,更相信是大槐树的庇护。此时已回乡的景大启又联络很多同里士绅商人,集资修建了广济寺经幢、碑碣亭坊和茶室,一个以大槐树(据说是原来大槐树的二代子树)为中心的迁民遗址纪念处就此落成,延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洪洞县人民政府受到民间移民祭祖活动的巨大感染,从1983年开始陆续修缮、新建迁民遗址纪念地的建筑设施,更于1991年4月1日至10日,在几百年来民间祭祖活动的基础上,由政府主持举办了首届“寻根祭祖节”,受到当地居民以及外地移民后裔的热烈煊Γ?鞣角袄醇雷娴娜耸砍??低蛑?凇8??衿娴氖牵?钡卮?担?把案?雷娼凇逼诩洌?惺?蛑恍∧裨萍?蠡笔骷雷嬖吧峡眨??墙谑技蠢矗?栈峒慈ィ?恢?雍味?矗?蚝未θィ?嗣瞧毡槿衔??鞘亲嫦扔⒘榈幕?碇鼗毓氏纭4撕螅?谩把案?雷娼凇泵磕昃侔欤?谄诓槐洌?⒁裕丛拢等涨迕鹘谖?骷廊眨?幢霾斡敕段е鹉昀┐螅?D谕庖泼窈笠嵊辉鞠煊Γ?∧衩且裁磕耆缙诙?痢#玻埃埃纺甑摹把案?雷娼凇保??怯墒〕ぶ鞒帧⒅醒氲缡犹ㄖ辈ィ?婺?涨笆⒋蟆P枰?赋龅氖牵?庖唤谌詹⑽慈?谎芑????形???蔷×课?彰窦浯?骋枪欤?氏殖龉偌烙朊窦廊诤瞎泊娴牧己锰?啤?/p>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大槐树祭祖活动经过了一个“民间→地方士绅→政府”逐渐扩张的发展脉络,每一步发展并非后者替代前者,而是后者与前者的有机融合,其“寻根问祖”的宗旨以及以大槐树为核心象征的特点贯穿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可以考证的最大规模移民运动的大槐树,以其本身具有的“树根”的直观形态,被民间提炼为“根祖情结”的最佳象征,它蕴含?中华先民们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以及对于祖先和土地的热爱之情。这一象征符号是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的,具有族群认同的纽带功能以及调谐人际关系的黏合作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研室副教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07.24

大槐树祭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