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的起源和沿革

砚台,又称砚,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泥砚。中国的书法离不开砚台,本文谈谈砚台的起源和沿革。

一种研墨许笔的文具。又称砚台。俗称砚瓦。砚和纸、笔、墨合称文房四宝。历代的砚台有石砚、陶砚、玉砚、瓷砚、铜砚、铁砚、木砚、漆砚、砖砚、瓦砚等。自隋唐以后,石砚的使用最为普遍,而且饰以雕刻,将实用和艺术结合起来,成为名贵的工艺美术品。

沿革

砚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80年,陜西临潼姜寨村发掘古代文化遗址时,在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中,发现了一块石砚,掀开石盖,内有一
支石
质的磨杵,砚旁有数块黑色染料和一只灰色陶质水杯。1955年广州华侨新村汉墓出土的石砚8件,和1973年湖南长沙沙湖桥和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石
砚,说明砚作为一种研磨(墨)的工具,在秦汉时已经问世。据汉代刘熙着《释名‧释书契》记载:「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许慎着《说文解字》记载:
「砚,滑石也,」与研磨同义。后来砚逐渐失去「石滑不涩」的本义了,而以「研墨者曰砚」这个引伸意义作为本义。汉代时的砚多为圆形三足砚,盖部多雕刻鸟兽
等花纹;北朝则盛行方形四足砚式;隋唐以来盛行龟式、屐式、箕式,同时还有将秦汉时遗留下来的佳砖、名瓦,加工刻制成砖、瓦砚,一直延续至今。
历代出现了不少着名的雕刻石砚的名师巧匠。如清代的宫廷刻砚名匠金殿杨
,以仿古见长的顾德邻、顾圣之父子,以风格纤巧、雅致、多为2~5吋小品砚的顾二娘,砚刻作品与诗、书、画、篆刻等艺术融于一体,具有古雅、简朴风格的高
凤翰。

制作工艺

砚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选料、设计、造坯、雕刻、磨光、配盒等工序。①选料:刻制石砚的石材必须质地坚实緻密、细腻滋润、刚柔相宜,发墨好、下墨快,
贮水不易干、盛墨不易臭,发墨而不损毫等特点。②设计:要从传统砚刻的因材施艺着眼,从整体的效果出发,在题材、形制、构图等方面进行创作设计,既要根据
石材质地、形状、纹理、色彩等不同情况,因材施艺,又要注意美观、古雅,适于研墨。③造坯:从研墨实用和鉴赏角度出发,将石料的优质部分留作砚堂(墨堂,
研墨处)和砚池(墨池,储墨处),要适于研墨、许笔和储墨。如墨池过深,储墨就易滞留,积累难以洗涤;过浅,研墨时易外溢且储墨少,不便于书写使用。坯璞
要求平整。④雕刻:砚石雕刻一般要求掩疵显美,不留刀痕。传统的砚刻技法一般採用深、浅浮雕(高、低浮雕)、细刻、线刻为主,必要时加以圆雕、镂空配合,
使外观圆润、细腻、干凈。有的优质高档砚材祗要稍加雕琢甚至不加雕刻,稍事磨光便可成一块非常珍贵的砚——平板砚。⑤磨光:先用细砂将砚面及雕刻部分细
磨,磨去刀痕和凿口,使砚面平滑,又不至影响所雕刻的图纹。然后再用滑石、水磨细砂纸反復匀磨至手触无?,平滑熘手为止。再以油蜡涂抹全砚,使其更加晶莹
光洁,纤维不染。⑥配盒:佳砚均需配盒,以保护砚石的纹饰、铭文,防止尘埃入砚,而且还可保持砚石的滋润。砚盒多以红木、楠木经刻制、磨光、打漆等过程制
成。

名砚

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历代被誉为四大名砚。此外,吉林的松花砚、山东(青州)的红丝砚、河北的易砚、河南的盘古砚和青海、宁夏的贺兰砚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石质、雕刻风格和艺术特色。

端砚:砚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斧柯山的端溪水一带,故称端砚,或称端溪砚。砚石呈青紫色,故又称紫石砚。就其石质而论,居四大名砚
之首。据清代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初唐的端砚,一般以实用为主,砚石多无纹饰。中唐后,从纯文房用品逐渐演变为实用
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砚形、砚式不断增加,且饰以雕刻。从唐以后历代对端砚的坑别、名坑砚石的选择、砚形、砚式、题材、雕刻技艺都不断发展。
端砚石质细腻、稚嫩、滋润、纯凈、緻密坚实。砚石中有优美的石品花纹,其中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天青、翡翠、金线、银线、冰纹、冰纹冻,以及各类
稀有罕见的石眼(鸲鹆眼、鹦哥眼、珊瑚眼、鸡翁眼、猫眼、象牙眼、绿豆眼等),均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歙砚:产于安徽省歙州。又因其砚石出产于江西省婺源县龙尾山,故又称龙尾砚。歙砚石质坚韧、晶莹、细润、纹理緻密;石色有黑色、苍黑色、苍碧色、淡青碧
色、绿色、淡青绿色、黄褐色等。石品主要有金星、金晕、银星、银晕、罗纹、眉子、锦蹙、玉带、枣心、豆斑等。具有发墨好、下墨快、不拒笔、不损毫、易于洗涤的特点。

 

洮砚:又称洮石砚、洮河砚。产于甘肃省古洮、岷二州的交界之地。洮砚始于中唐,也有始于北宋之说。质细坚密、碧绿如玉,磨而不猥,素有蓄墨贮水、不耗不
变之誉,这是洮石的主要特点。雕刻多为深刀,砚盖有的是石盖,交口吻合灵巧、严密,盖上又可任意雕饰。

 

澄泥砚:始制于唐代。至宋以后,产地颇广。但以山西绛州(今新绛县)烧制的最佳,其次为泽州(今晋城)、山东拓沟、江苏南通等地。澄泥砚因属陶砚,以泥质为原料,可塑造出各种不同的砚形,同时也可以雕刻,又可烧成各种颜色。品类有鳝鱼黄、绿豆沙、蟹壳青、玫瑰紫、虾头红、鱼肚白等。然而至今澄泥砚还有以
石代泥的澄泥石砚。人们习惯称之为生澄泥。

替代用具:墨条/墨汁,砚臺/墨盘

写毛笔字离不开砚台,砚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砚台的起源和沿革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