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文赏析

题:书写。题壁,即写在墙上。

西林:即西林寺,在庐山西北麓,始建于东晋,宋代改名干明寺,是庐山着名的古剎之一。

横看:正面看。

 

岭:沿一定方向横向伸延的山体。

 

峰:山的尖顶。

 

远近高低: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角看庐山。

 

各不同:指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真面目:指庐山的整体面貌。

 

缘:因为。

 

赏析重点

 

苏轼游览庐山十余天,游程所至达全山十分之五六,在他游览了庐山胜景之后,总结经验,写下了这首寓哲理于景物之中的诗歌。

 

庐山美景,千姿百态。诗人从正面看,觉得它是起伏绵延的山岭;从侧面看,又觉得它是陡峭峻拔的山峰。随距离的远近,视线的高低等不同角度去欣赏,庐山在诗人面前呈视了不同的风貌,让他有目不暇给之感。但他却慨嘆自不能认识庐山的全貌,只因为身处山中,所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

 

第一、二句写诗人游庐山时所见的景象。他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步移景换,写出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第一句由「横看」和「侧看」两个角度作对比,得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成岭,一成峰,让读者一开始便能感受到庐山面目变化之大。第二句「高」、「低」、「远」、「近」四字,概括了所有看山的位置,既然诗人曾经从各个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赏庐山,该对它十分认识,可是诗人却在第三句说:「不识庐山直面目」,使读者大为错愕。其实,这才是诗人高妙的地方。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到庐山游览之后,有人问他:「你对庐山认识有多深?」他会答道:「当然十分清楚,我亲自去过的呢!」这样回答好像没有错,但他所见的其实只是在某些角度下所见庐山的面貌而已。

 

诗人经过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对庐山各个局部片断都了然于胸,但他却慨嘆总是不能把握庐山的整体面貌。正因为他身处其中,只能从一个角度来看它,所以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看到庐山的全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陷入迷惘,而是作了进一步的思索:人的认识是相对的,有局限的。通过对庐山面貌的探索,他认识到「当局者迷」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对人们有深刻的启发,成为千古名句,教人不要以偏概全,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

 

中国古典美文赏析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