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姓起源与中山国

人们往往喜欢上溯历史,比如说现在扈氏是后魏代北有三字姓扈地干氏,进入中原之后,改为扈、干两姓,《魏书.官氏志》有明确记载的,并且扈姓人物都在其后,要是有扈氏后裔的话,以前怎么没有扈姓人物?但现在还是有人为从字面上推测现在扈氏来源有扈氏。夏朝初年的有扈氏被其父禹赐姓后当时人口最多几十人(更可能只有几个人),没多久就被其兄启灭族。夏后启誓辞说:“有扈氏咸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罚!”他命令“六事之人”遵命各尽其职,并宣告:“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弩戮汝!”。明明四千多年前就已经遭到“戮社”、“剿绝”,怎么可能是现在扈氏先祖?并且也没有原始古籍说扈氏来源有扈氏。

远古时代是母系制度,“圣人皆无父”就是明证。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存在许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感天而生”的非凡人物,他们都有一位神性母亲,有着一段神奇的诞生经历。例如:

  华胥踏巨人迹而生伏羲;  安登感神龙而生神农;

  女枢感虹光而生颛顼;
附宝见大电绕北斗而生黄帝;

  女节接大星而生少昊;
庆都遇赤龙而生尧;

  握登见大虹而生舜;
修己吞神珠薏苡而生大禹;

  扶都见白气贯月而生汤;  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

  哀牢夷沙壶触沉木而生龙子;
……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朝早期就还是知母不知父的母系制度(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商),商又称子姓。还有周先祖后稷,他的母亲是有邰氏女,叫姜嫄。有一次她走过一起田野,看到地上印着巨人的足迹,她踩了上去,身动好似受孕,以后就生了稷。《诗经》歌咏此事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这里提到姜嫄是在去参加高禖之祀时踩了巨人脚印而生稷的。后面为了考虑统治的延续姓和社会稳定,周朝在夺取政权后主动与商族和解,说商的女先祖简狄和周的女先祖姜嫄都是帝喾的妃子,商、周同祖,并且因此封商后裔宋国为公国(一等候国)。商、周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商属于夷族,周属于夏族,怎么可能都是帝喾的后裔?现在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属于夷族,长期保持母系制度。可见商、周的先祖都还是母系时代。

人们一听到母系社会,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经济、政治权力为女性掌握。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历史上从来未存在过此种意义上的母系社会。所谓母系社会,只是指一个氏族的血统世系是由女性传承,而并不意味着氏族的政治、经济权力也由女性所掌握。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F·墨菲在其《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一书中指出:”在母系社会里,血统家系经由女性,但权力仍通过男人传递。”这是因为,即使母系社会中,涉及氏族政治权力的公共事务如战争、外交、狩猎、宗教仪式等仍然是由身体和生理条件较优越的男性把持,女性由于妊娠、哺乳、培育幼子等家务事缠身,自然与政治权利无缘。因此,一个母系氏族,尽管可以把其来源追溯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女性始祖,但其现实的酋长仍是男性,权力由男性掌握并由男性传承,继承了权力的男性成员同时也就继承了作为权力之象征的姓氏。

鲧尝试实行父权制度,禹还没有完成父权制度,还是走婚。禹子启才真正确立父权社会制度方面。虽然夏朝王族本身是实行父权制度,但同时代的其他氏族大多还是母系制度。

公元前1700年前的有易部落是否还是母系制度?商先祖王亥到有易部落行淫被杀,是否是到有易部落走婚但又破坏母系婚姻规则而被杀?但同时代的河伯部落已经是父系社会了。在假定有易部落是白狄中山国前身的前提下,要是有易部落是父系社会,才可能与现在易氏既有血缘上的渊源,也有文化上的渊源;要是有易部落是母系社会的话,只可能与现在易氏有文化上的渊源,血统渊源早就被三千多年的岁月稀释怡尽(开始是母系,后面又是父系)。

现在姓氏是父系姓氏。而父系姓氏普遍形成是在西周、春秋时期。古老的姓氏都带有女旁,如姜(炎帝的姓)、姬(黄帝的姓)、姒(禹的姓)、有娀氏(简狄的姓)。这些古老的姓氏事实上并不是现在意义的姓氏,而是类似民族的概念。比如说周王朝(包括春秋战国)很多大小国家都是姬姓,但后面真正姓氏形成后,没有一个以姬为姓,大多是以国(地)为姓,以事(官、职业)为姓,以祖为姓。当然也有一些是以原族名为姓的。我们易姓从血缘上看是非常纯的姓氏,来自雄公、尚公、恺公。

易姓起源与中山国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