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的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凭什么能够统一中国?

元末之际,群雄并起,兵强地广者大不乏人,结果由出身寒微的朱元璋驱逐元主,重建汉族政权;当中朱氏的个人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主义

元末群雄,志在称霸一方,并无远大志向,惟朱元璋以民族主义号召民众,例如l367年(明朝建立前一年),朱元璋授命宋濂起草的《谕中原檄》说:「……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復中华……」文中以民族主义和重建汉族威仪为号召,正好针对饱受民族压逼的汉人,甚至比利用宗教思想吸纳民众更为有效。

人才鼎盛

元朝末年,陈友谅、徐寿辉、张士诚、方国珍等先后起兵。然而,他们人才有限,终难成大事。惟朱元璋积极求才,所得贤士最多,文臣有李善长、范常、陶安、夏煜、孙炎、杨宪、秦从龙、宋濂、刘基、叶琛等人,差不多把江南的「故官」、「遗贤」和「名儒」全部招揽,他们为朱元璋参贊帷幄;或出任州县守吏,维持地方秩序;或组建学校,培养人才。武将方面,则有徐达、常遇春、汤和、蓝玉、冯国用等三、四十人。

此外,朱元璋又广蓄孤儿,这些「义子」为他东征西讨,对削平群雄起着重要作用,《明史?何文辉传》说:「太祖起初多蓄养子。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可见朱元璋广揽人才,与他统一全国有密切关系。

以仁义取得人心

朱元璋出身低下,深知民间疾苦,起兵后以救民安民为要务,积极约束军纪,人民不受滋扰,生产力得以保障,使朱元璋深得民心,一般民众以至元军中的汉族军人,都纷纷归附。此外,朱元璋对蒙古贵族亦予以宽容,对守法的蒙古和色目人更加以保护。朱元璋积极安抚各族民众,人民对他的支持与日俱增,正如朱元璋说:「(张)士诚恃富,(陈)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佈信义,行节俭。」这种作风,成为他统一全国的关键因素。

策略高明

元代末年,刘福通据中原,张士诚据苏州,陈友谅据两湖和江西,朱元璋则据东南,居于群雄中央,适值各路义军忙于应付元兵,无暇互相残杀,朱元璋便得以利用群雄作为屏障,阻挡元军,扩展力量,《明史?郭子兴、韩林儿传》说:「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太祖得以纵容缔造者,藉其力焉。」

除地利以外,朱元璋的军事策略也是统一的关键。至正十七年,朱元璋攻下徽州,召儒者朱升讨论治道,他接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高筑墙」是有机则攻,无机则守的循序进攻策略,使军队有据点可恃,不至四处飘忽;「广积粮」是筑仓积粮,以战养战,不必向人民大肆徵粮,又使军饷充足;「缓称王」是不急于称帝,以免成为众矢之的,这是朱元璋奉韩林儿为帝,用宋年号,自称吴国公的原因。以上政策的成功推行,有利朱氏夺取天下。

此外,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攻下金陵(南京),礼聘刘基,刘氏建议「时务十八策」,朱元璋依计而行,先败陈友谅,再破张士诚,安定江南后,才大举北伐。至于进攻元廷本部,他又「先取山东,撤其屏藩,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捲而下。」在循序渐进的战略下,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统一全国。

综合而言,明太祖与汉高祖同出民间,都是「手执三尺而有天下」的问国君主,他们的成功亦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如战略成功,信用人才等。朱元璋更因身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得以利用民族主义,使他的统一大业,由一般的兴兵起事,提升到民族战争的层面,成为他建功立业的关键。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的原因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