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一份中学历史试卷

 

唐代海上经济活动十分兴盛,商人们集中于广州进行贸易,而这些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主要以哪类商人居多?
(A)日本商人
(B)欧洲商人
(C)阿拉伯商人
(D)西域胡商。

 

西晋分封诸王的政策,与哪个朝代的制度颇为类似?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新莽。

 

唐代中期时(约西元755年),中国总人口数约有五千万人,但至唐肃宗年间(760年),中国总人口数却下降到一千多万人,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变化? (A)皇后与皇帝争权 (B)边境军事将领叛乱 (C)日本海盗大举入侵 (D)民间发生重大动乱。

 

隋唐帝国历经胡汉的长期融合,形成一种不同于历代的特殊文化风格。请问:下列不会出现隋唐时代的社会生活中? (A)来自波斯的骑马击球运动深受皇室喜爱
(B)酒楼中有许多外族女郎服侍客人
(C)妇女盛行「乌膏注脣脣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的胡妆 (D)妇女流行绑小脚,遵守三从四德。

 

魏晋南北朝时期来到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僧人道生也提出「顿悟成佛」的思想。发展至隋唐时期,此派成为佛教中国化最具代表性者。请问:此一宗派为何? (A)禅宗
(B)净土宗
(C)唯识宗
(D)密宗。

 

「赤壁」这部电影的导演吴宇森在2009年10月表示,原本安排由周润发演出江东将领周瑜的角色,但开拍不久周润发就辞演。若周润发未辞演,我们可在这部电影中看见他的哪一幕演出? (A)与诸葛亮讨论火攻曹操水师的策略 (B)帮助司马炎打败吴国军队 (C)代表曹操向孙权劝降 (D)代魏自立后灭吴,结束三国分立的局势。

 

唐太宗对宰相魏徵之死深感悲痛,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请问:从此言可看出唐太宗施政的何项优点? (A)向外扩张,获「天可汗」称号
(B)任用酷吏,奖励告密
(C)轻徭薄赋,崇尚节俭
(D)重用贤相,虚心纳谏。

 

美芳在一本专书内看到有关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情形,其中,最不可能出现以下哪一段记载? (A)当时传入了景教、回教与摩尼教 (B)玄奘至印度取佛经,回国后大量翻译,有助于佛教的中国化 (C)唐玄宗晚年,中国军队遭阿拉伯人俘虏,印刷术首度外传 (D)新罗、日本、吐蕃等国派使者与学生来华学习,仿效中国文物和典章制度。

小茜写了一本关于唐代的小说,但其中有一段叙述不符合史实,根据你对唐代历史的了解,下列哪一段情节需要修正? (A)安姑娘在每月的初一都会到西市购买生活用品 (B)有了飞钱之后,就不用携带铜钱了,可以直接到外地汇兑 (C)安姑娘父亲是市舶司的官员,专门负责科举考试工作 (D)想要购买外国商品可以到长安和洛阳边境市场採购。

关于中国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形,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孙吴建都的「建业」、东晋的首都「建康」均是指江南的杭州 (B)永嘉之祸使中原人士南迁,有助于江南开发 (C)春秋时代位于长江下游的晋国与楚国,致力开发江南 (D)江南物产丰富,秦汉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在江南。

 

西晋灭亡之后,中国南方的「六朝」相继兴起,而北方则出现许多胡、汉政权,直到北魏时才统一北方。请问:此段北方由胡、汉不断建立政权的时期,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A)八王之乱
(B)五胡十六国
(C)南北朝
(D)五代十国。

 

小翔在隋炀帝时期想要从水路由江都到首都做生意。请问:他会由南至北依序经过哪些运河?
(甲)邗沟
(乙)广通渠
(丙)永济渠
(丁)通济渠 (A)甲丁乙
(B)乙丁丙
(C)丙乙甲
(D)丁甲乙。

 

唐代书法碑文—「多宝塔碑」,笔法刚健朴拙,雄浑天成,为书法上乘之作。此书法的作者与柳公权的楷书同为后世摹写的典范。请问:碑文应为何人所书? (A)王羲之
(B)苏轼
(C)颜真卿 (D)黄庭坚。

 

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水准极高,周边民族纷纷派遣使者至中国学习文化制度。下列哪一国没有派遣使者或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A)吐蕃
(B)新罗
(C)日本
(D)大食。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广为流行,当时也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建筑。请问:下列何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建筑?
(A)白马寺
(B)龙门石窟
(C)骊山始皇陵
(D)万里长城。

 

「全球化」是目前世界各国在经济政策上的主要潮流,各国开放市场,促进文化与物品交流,臺湾和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根据历史分析,中国的唐代,从何处可以看出类似「全球化」的特色? (A)外戚在朝中专权夺位 (B)宦官勾结边疆民族为祸朝廷 (C)唐太宗平定西突厥被奉为「天可汗」 (D)唐朝首都长安可以看到各族群的民俗风情。

 

「他先平定黄巢乱事,后篡唐建立梁国,中国政治开始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时间长达五十多年。」上文中的「他」是指何人? (A)杨国忠 (B)张角 (C)朱温 (D)安禄山。

台湾的一份中学历史试卷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