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国名将周瑜,风流千古数周郎

在对刘备集团的认识和处理上,周瑜也是有理有节,表现出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令刘、关、张和诸葛亮也不敢小觑。

作为政治家,他十分注重人才的举荐,鲁肃、甘宁等为周瑜举荐,他慧眼识奇,与鲁肃定“侨、札之分”;他唯才是举,起用降将甘宁;他不以貌取人,名士庞统乐为所用;他团结程普、黄盖、周泰、阚泽、凌统、丁奉、徐盛等一大批江东文臣武将,显示出其“雅量高致”、“性度恢廓”、知人善任的可贵品质。尤其是在临终上书孙权:“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鲁肃传》)力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成为历史上的美谈。周瑜临终还语重情长地劝诫孙权要“先虑未然,然后康乐”,(《鲁肃传》)除要防备北方的曹操,还要警惕寄寓江东的刘备。这些判断,均为历史所验证。

一般的民众只知道周瑜是一位大都督,是一位将军,是一位大英雄,而并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政治家。

二、周瑜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周瑜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奇才”,他的一生充满着锐意进取、自信飞扬的英霸之气,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和军事指挥才能,对孙吴政权的创建和三国鼎立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周瑜在军事上的表现,主要是在攻打“三刘”——刘繇、刘勋、刘表和“二曹”——曹操、曹仁上。在军事上,周瑜做到了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在军事训练上,他创立了孙吴水军之国。在军事谋略和军事战术上,周瑜能娴熟地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战阵计谋。

兴平二年(195),孙策准备脱离袁术返回江东起事时,邀周瑜共下江东,正在丹杨的周瑜率领自己的部曲家兵数千人以及大批舟船粮草追随,孙策大喜过望,说:“吾得卿,谐也。”(《周瑜传》)孙策与周瑜攻横江、当利,皆拔之。然后渡江,击秣陵,下湖熟、江乘,进入曲阿,赶走扬州刺史刘繇,占据其治所曲阿。很短的时间,孙策的军队增加到两万多人,战马千匹,威震江东。孙策令周瑜“还镇丹杨”。这个功劳是很大的,孙策、周瑜此时才仅仅21岁。

建安三年(198),周瑜弃袁术之官,奔江东而来,孙策授予周瑜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次年升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为东吴遥领郡守之制,时江夏尚为荆州牧刘表所据)。协助孙策袭皖城,败刘勋,复进寻阳,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经过几次大仗,孙策俘获对手部曲士兵三万多人,战船七千余艘,实力大增。

建安五年(200),孙策遇刺身亡,周瑜与张昭
“共掌众事”,同辅孙权。助孙权镇抚山越,讨庐江太守李术。

建安八年(203),打败了江夏太守黄祖。在此期间,周瑜于鄱阳湖创练东吴水军,成为中国历史上首开水军为立国之本的人。

建安十一年(206),周瑜率孙瑜讨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获万人,还备宫亭。

建安十二年(207),西征黄祖,生俘邓龙。

建安十三年(208)春,周瑜为前部大都督,助孙权打败江夏太守黄祖。黄祖为荆州刘表手下的一员猛将,剿灭黄祖,可以说此战是“赤壁之战”前的一次大练兵。九月,曹操率大军南下入荆州,刘琮束手而降。大敌当前,江东士人多欲主降。周瑜、鲁肃力主抗曹,联合刘备,用黄盖火攻之计,大破曹操于赤壁,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周瑜也成为千百年来在长江水域用水军战法取得战功最显赫的将军。周瑜力主抗曹的底气为什么那么足呢?这主要是周瑜以军事家高超智慧和准确的判断做到了知己知彼,并精心地策划了一系列的抗敌方案。周瑜坚信:东吴军队人数虽少,但他有一支经过自己多年亲手训练出来的善于水战的水军和东吴一大批不愿降曹、能征善战的武将。
正是由于做到了“知己知彼”,周瑜才敢在孙权面前主动请缨:“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周瑜传》)这是何等的气魄!战时,周瑜亲率大军,又随机应变,西出夏口,主动迎击曹兵于赤壁,占据有利地形。战场上,周瑜见到刘备,刘备担心周瑜兵力太少,放心不下,周瑜说:“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周瑜传》注引《江表传》)这又是何等的英风豪气!周郎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仗未决而胜负已料,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周瑜。
赤壁之战,确定了孙吴在江东的稳固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建安十四年(209),周瑜与曹仁在江陵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在一次猛烈的进攻中,周瑜亲自跨马冲锋陷阵,不幸被流矢所中右胁。曹仁率兵叫阵,周瑜带伤巡视军营,激励将士,终于打败曹仁,攻占江陵。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

作为一个军事指挥者,必须具有勇冠三军之气,即具备有压倒敌方和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勇力,才能率领千军万马,所向无敌。周瑜之勇气又绝非匹夫之勇,而是一种勇猛与智慧相结合的智者之勇。作为将帅,周瑜无论在身先士卒,治军练军、运筹谋略、战绩军功方面,在三国众多军事将领中,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位。

周瑜不仅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作为军事家,尤其注重军事训练,周瑜在军事训练上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水军立国思想并为孙吴训练了一支天下无敌的水军。由周瑜训练的孙吴水军,在征讨黄祖、赤壁之战和巢湖防御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瑜的军事谋略与《孙子兵法》一脉相承。如周瑜对战争与政治及民心向背的区别特别重视,认为国家要统一非战不可;周瑜在军事上总是想到“上下同欲者胜”、“先发制人”、
“制人而不制于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理论,尤其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对曹操兵力的分析,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军事史料。

周瑜的战术思想也来源于《孙子兵法》,如周瑜能娴熟地运用孙子兵法中的火攻计、诈降计;正确运用虚与实、全与偏、常与变的统一,使周瑜无论从军事理论到军事实践,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文化内容。

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只活了36岁,他统一天下的宏图终未实现。

解读三国名将周瑜,风流千古数周郎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