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春秋时代,最大的政治特色是霸政的兴起。其兴起的原因,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外族入侵有直接的关系。

从政治上说,周室自东迁以后,周天子的地位和威信,一天比一天低落,诸侯对王室的关系,也一天比一天冷淡,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

周室的东迁与平王的得位,有赖申、许、晋、郑等诸侯之助,这些诸侯因而恃功生骄。同时,幽王被杀,平王间接负上弒父的罪名,于大义有亏,不为诸侯所尊重。加上周室东迁后,王畿限于洛邑一隅,领土狭小,军力单薄,不能再有效控制和领导诸侯。天子的地位既低,诸侯日渐强大,内乱及兼併经常发生,周室无能为力,未能负起制裁责任,结果诸侯更加放肆,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从外族来说,西周中叶以后,外族乘时兴起,他们不仅和周室及诸侯国进行战争,且不断侵入中原。外族中尤以西北的戎、狄和南方的蛮楚威胁最大。由于外族的强大和进犯,号称「诸夏」的封建诸侯,不仅有被吞併之忧,而中国文化更有灭亡之危机。

形势逼人,危机四伏,为了挽救危亡,所以需要有强大的诸侯国领导各国,内则代替周天子领导诸侯,维持公义,使大家能和平相处;外则抵御外族,使中国文化维繫不坠,即从事「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的工作。这个强大的诸侯国就称为「霸主」。春秋时,最强大的霸主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叫做五霸。末年,吴、越也相继起来称霸。

首先,成为霸主的是齐桓公。齐国是东方的大国,地近东海,富鱼盐之利,国内的工商业也很发达。桓公以管仲为相,管仲大力发展经济,使齐国富兵强,国力既充实,管仲便帮助桓公从事「尊王攘夷」事业。伐山戎以救燕,逐白狄以救邢存卫。楚人欲北上侵郑,桓公率八国联军攻入楚境,责楚以不尊周室之罪,楚人不敢应战,盟于召陵,成功阻止楚人进犯中原。桓公又大会诸侯于葵丘,要大家和平共处,尊重周室。这样,桓公便获得很大的威信,成为诸侯的霸主。其后又阻止周太子的被废及打败西戎保存周室。总括桓公和管仲最大的成就,便是抵御当时外侮,使中原不为外族蹂躏。

齐桓公死后,齐国大乱,群雄无主,宋襄公便有继起称霸意图,但宋国幅员狭小,军力不足,又处四战之地,称霸的条件其实不足。自齐桓公死后,诸侯多附楚,元前638年,宋与楚人大战于泓水,大败,襄公受箭伤而死,霸业根本不成。

接替齐桓公成为第二任霸主的,应为晋文公。文公即位之初,正是宋襄公败死,楚国的势力严重威胁华夏之时,文公以天赋的雄才,加上久经忧患,熟悉国际大势,所以霸业一兴,便成为周室和诸夏的保护者。晋文公的霸业,最显着的有二:一是安周,周襄王时,王子带谋夺王位,逐襄王,晋文公出兵勤王,杀带而迎襄王復位;二是败楚,当时楚的势力有席捲中原之势,文公率四国联军大败军于城濮,继在践土大会诸侯,成为诸侯的盟主。晋文公死后,其子孙仍能维持霸业百多年。

秦国僻处西陲,当齐桓公、晋文公相继称霸时,秦穆公以百里奚、蹇叔为辅佐,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国力渐强。秦穆公企图向东发展,争霸中原,但被晋伏击于殽,全军覆没。此后,秦晋屡有战争,互有胜负,但秦东出之路始终为晋所阻,秦穆公转移向西发展,结果灭戎国十二,闢地千里,成为西戎中的霸主。

楚在西周初期,一直被诸夏看作蛮族,但地处汉水、长江流域,佔地广阔,物产丰盛,社会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在城濮战败后,有一段时期不敢与晋争锋。楚庄王即位后,任用孙叔敖,整顿内政,国势因而更盛,有问鼎中原的实力。元前597年,楚围郑而与晋军大战于邲获得完全的胜利。此后楚、晋又交战好几次,互有胜负。晋楚之间的争霸战争,使宋、郑一些夹于两国间的小国,难以自保,宋大夫华元、向戌提出弭兵之议,要求平息争霸战争。向戌的建议得晋、楚、齐、秦的同意及各小国的拥护,签订盟约,规定除齐、秦外,各小国须同时向晋、楚朝贡,承认两国为共同霸主,于是霸权乃由晋、楚二国平分。

弭兵之会使中原地区维持了四十年的和平,春秋末,东南方的吴、越乘机崛起。先是,吴王阖闾用伍员、孙武为将,举兵伐楚,攻入郢都,使楚失去霸国地位。不久,阖闾伐越,兵败受伤而死。夫差继位,立志復仇,大破越兵于夫椒,勾践求和,愿为附庸。夫差于是北上与晋争霸,大会诸侯于黄池,成为一时的盟主。

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