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武王克殷后的第二年,天下仍未安定便死去。这时殷人随时可以反扑,实在是周初一个危机时期。成王年幼即位,周公不得已而摄政。但管叔不服,到处散佈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武庚便乘机煽动,三监便联殷叛周。当时东方整个殷人势力可及的地区,均起来反周。周公为了平定乱事,并进一步剷除殷遗民的残余势力,乃亲自领兵东征。经过三年,乱事平定,杀武庚及管叔,并流放蔡叔及霍叔。然后进行第二次封建,其要如下:以殷地及部分殷遗民封给康叔,建卫国;以商邱一带及部分殷遗民封给微子启,建国宋,以保存殷祀;新封一批姬姓诸侯环绕着宋,如曹、滕、蒋等,以作监视;封其长子伯禽于鲁,封当时功臣吕尚于齐;在黄河南北,加封一批姬姓诸侯国,如晋、邢、随等;为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于洛邑营建东都,并迁一大批殷遗民于该地,以方便控制。从这次封建的情况看来,可知殷人旧有的地盘已尽落于周人之手,而周人的势力,亦从黄河,中游扩展到黄河下游而达于海,殷人的势力从此被消灭,周人的建国工作到此才告一段落。若以周人封建向外发展的意义来衡量,周公东征比武王克商更重要。

综观西周的封建,实一种武装集团的向外垦殖。在周人的努力下,完成了一个包络黄河流域及至南达汉水淮水,甚至长江北岸的交通网,原有殷代遗下的旧城郭与农耕区,被包络在此庞大交通网及军事基点之内,故只有接受周朝定下的制度,成为周朝统属下的侯国。至于当时中原大陆还有不少游牧部落,他们并不专务农业,仍是到处流动迁徙,这便是当时所谓的戎狄。故此西周的封建,不仅便于对付旧有殷王朝的反抗,更有防御四周游牧民族入侵的作用。总言之,周代的封建,实在是以军事和政治相配合而不断地向东推进的一种立国规模,也是周朝能够树立强而有力建国形势的凭藉,此实是中国古史上一重要的进展。更由于西周的分封,使中国政治文化传遍四方,中华民族的意识亦渐形成,封建制度的意义更形深刻。由此足証封建制度是西周政治上的重要成就,与其国力的扩展有密切的关系。

试述西周封建制度在平王东迁后逐渐解体之原因及影响。

周代社会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建立政治秩序之封建制度,二是巩固领导中心之宗法制度,三是奠定经济基础之井田制度。三者互相维繫,将社会结合为一。西周三百年之历史,最重要者为封建政体之创兴;周初之封建,乃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逐步逼移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现(见钱穆《国史大纲》上册,第1编3章,2节)。但自周平王于公元前722年迁都洛邑后,封建制即呈崩溃之势。

封建制度是宝塔式之政治组织,层层相叠。周天子将姬姓诸侯及效忠王室之贵族,散佈天下每一角落,以作屏藩,令以前部族分立局面,结成一组织严密,上下有序之封建制度;然此必须天子地位巩固,其尊严受诸侯敬重,制度才可维繫。平王东迁后,周天子以封地赐予郑、晋等国,以酬答拥立之功,形成王畿日少。东周初年,周天子尚拥有方六百里之地,后将仅有王畿亦分予公卿大夫作采邑,且税收大减,日益穷困,周室已无力控制诸侯;周天子威信随之低落,诸侯咸不服命。王室既衰,号令不出都门,一向赖以维持封建制之宗主从属关系已告丧失。封建既失以上统下,高尊低卑之基本精神,其制因而解体,亦属理所然耳。

周平王有弒父之嫌,自为诸侯轻视。初,幽王宠爱妃褒姒,申后遂与太子宜臼(周平王)出奔,往依外家申侯。申侯于幽王力迫下,向犬戎求助,引犬戎攻陷镐京,追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亦告灭亡。犬戎退兵后,申侯、鲁侯、郑伯等拥立宜臼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于杀父与受诸侯拥立背景下,才得成天子,诸侯对周室尊重程度,自大不如前。而申、许、晋、郑等诸侯国,更恃拥立之功而生骄,对天子命令听而不闻,採取不合作态度。周室威信摇坠,霸权随之兴起,形成诸侯争权,弱肉强食局面。当时,鲁、宋、陈、郑、齐等国,都先后出现弒君篡位等内乱,而齐、晋、秦、楚诸大国,恃强凌弱,吞併小国,周室无能为力,未能负起制裁责任,结果诸侯愈加放肆,固有封建制度亦随之而溃。

封建制度乃藉宗法之血缘关系、婚姻关系作为维繫,惟历时既久,世代绵远,宗族与姻亲间情谊遂渐趋疏淡,其赖以维繫之力量也随之减弱,诸侯渐不尊重天子,王室亦渐衰落。假中央权力无法达于封国时,封建制度即无法维持,而终告解体。

封建制既坏,带来影响着实不少,中间包括郡县制之产生,井田制之破坏和土地私有制之形成,同时更间接促成春秋霸政与中央集权政体之出现。

平王东迁后,中国已步入春秋时代,期间诸侯兼併日繁,国家破灭者不可胜计,而诸侯王一旦吞併别国土地,即将之纳入己之封内,实行设置郡县,直归中央统属,较少再行封建。清顾炎武《日知录》卷22,〈郡县〉条云:「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县矣。」又云:「当七雄之世,而固已有郡矣。」足可证明此点,而春秋战国以还,郡县制取代封建制,已成主导趋势了。

周行封建,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即一切土地皆周天子拥有。天子以地封诸侯,诸侯继与之禄卿,大夫不得私有;庶民仅能代贵族耕耘,且须应力役之徵,供军旅之赋,而无土地拥有权。降及春秋,垦地日闢,加以诸侯相兼,贵族采邑渐趋扩大,周拥地日蹙,分封之制益难实行。逮春秋末造,耕牛之利用及铁器之发明,更促成农业革命,农产品急剧增加,因而刺激人口膨胀。由于农民激增,农业规模逐渐扩大,公田之指挥监督,自倍感困难,且土地分配,亦成为自由垦种之阻碍,故自由耕作,计亩课税之法乃兴,形成土地私有制。及战国秦孝公用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復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则地广人寡,乃诱三晋流民入秦垦殖,并许以土地,任其自处,公田之制,遂彻底崩溃矣。

封建制之破坏,亦形成春秋霸政之局。平王东迁后,王纲失坠,诸侯国多恃功生骄,不尊重周天子。王畿领土大减,军事力量薄弱,领导地位岌岌可危,几成有名无实之局。至乎诸侯国内乱,兼併频仍,周室又无能为力,结果诸侯愈加放肆。与此同时,西方犬戎、南之蛮楚、北之白狄、赤狄、东之夷族等,相继威胁中原诸夏之国,中原正急需一有为霸主,外既可驱夷狄,内能代周天子领导诸侯,维持周公定下之社会制度,于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雄武之才,遂因应时势,相率踏上政治舞台,主宰春秋之政局。

自周初以来,周室已行封建,天子将王畿以外土地广封宗族功臣,诸侯又将其公室以外地,分封与卿大夫。分封之制既繁,不但令天子不能制诸侯,诸侯亦难以羁縻公卿世家,自此各国政在家门,公室微弱,迄平王东迁至春秋之季,其势愈演愈炽。及至春秋后期,经过田氏篡齐及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诸侯对封国内宗族势力膨胀深抱戒心,而锐意进行裁抑,分封制度遂鲜再推行,而转以禄米银酬勋戚。封建既少,一国军、财、民政诸大权,自尽操诸侯之手,皇权提升促成集权政局之出现,替代原来封建制体。

总而言之,西周以来的封建制度瓦解,间接导致春秋时群雄争角之局,为以后中央集权制度开闢道路,其影响之深远可谓至大焉。

试述春秋霸政兴起的背景、争霸概况,并论其影响。

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