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起义和地方势力的崛起

清末起义的根源

■太平天国的发展

■太平天国的政教制度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捻乱与回变

■地方势力的崛起

晚清民变的根源

清朝国势由盛转衰之背景

时间:清乾隆晚期至嘉庆年间。

因素:

政治方面:政治贪污腐败,贪官污吏上行下效,如干隆宠臣和珅富甲一方。

军事方面:满族八旗军及汉人绿营军养尊处优、军备废弛。

社会方面:

人口激增、土地不足(每人耕地不到两亩),人民生活困苦。

流民大增。

原已存在的排满思想再次爆发。

_第1图

经济方面:经历乾隆「好大喜功」(征战频繁、屡次巡幸江南,铺张浪费,造成国库空虚)、白莲教之乱(川楚之乱)等民变,使得政府财政窘迫、民间生灵涂炭。

※白莲教之乱(川楚之乱)

时间:嘉庆元年-9年(1796-1804)

经过:

官吏藉口缉捕叛逆,四出扰民;白莲教众揭出「官逼民反」口号,公开反抗。

历时九年,牵动七省兵粮,花费二亿国币,相当国库五年财政收入,使国库为之一空。最后清朝推行团练和坚壁清野战术,筑起大量寨堡,将村落百姓强行移居其中,又训练团练进行防守,从而切断义军粮草与兵源的来源

是清帝国中衰的明显例证。

天灾不断:道光末年以后,黄河、长江流域各省水、旱灾及飢荒频传。

鸦片战争的冲击:

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割地赔款,导致人民税赋增加。

鸦片贸易扩大,白银大量外流。(银漏现象)

鸦片战后通商口岸开放,洋货大量涌入冲击本土的商业。

上海开港导致广州经济萧条。

晚清民变不断:以太平天国、捻乱、回变最为严重。

_第2图

_第3图

清中叶后期的重大动乱

太平天国的发展

背景:清中叶后官吏贪污、人口膨胀、民生穷困,各地动盪频仍,加上道光末年各地天灾不断。

首领:洪秀全

是多次科场失意的知识分子。

在愤懑之余,对于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动盪,极度不满,逐渐产生反清復汉思想。

后来受到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启发,乃附会基督教教义与形式,创立「拜上帝会」。

自称是上帝次子、耶稣的弟弟,奉上帝之命,号召民众推翻满清,建立平等理想社会。

发展:

起事:道光30年(1850)洪秀全等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事。

建号分封:

咸丰元年(1851)攻占永安(广西蒙山县),建号「太平天国」。

洪秀全自称天王,杨秀清(1821~1856)等将领也分别封王。

发表〈奉天讨胡檄〉,称满清为「胡虏」、「妖人」,作为强力的政治号召。

〈奉天讨胡檄〉:「夫中国首也,胡虏足也,中国神州也,胡虏妖人也。奈何足反加首,妖人反盗神州,驱我中国悉变妖魔?……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见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定都:咸丰3年(1853),太平军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为国都,势力盛极一时。

极盛:北伐—逼近天津,但孤军深入,全军覆没。西征—佔领安庆、武汉等重镇。

衰败:

太平军的北伐未能成功,西征行动亦为曾国藩的湘军所阻。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是一深受儒家传统薰陶,讲义理、重实践的学者,以维护名教为号召,发表〈讨粤匪檄文〉,指责太平军把中国数千年的礼义诗书典则扫地荡尽。

编练湘军:

目的:因太平军的破坏礼仪人伦、侮蔑孔圣,而号召乡人「卫乡、卫道、卫国」。

成员:以知识份子和农民为基础。

特色:为对抗有宗教信仰、团结一致的太平军,曾国藩以受儒学薰陶的知识份子为军官和朴实敦厚的农民为士兵,成为一支有理想、受过训练、坚忍耐战并深具「团队精神」的军队。

出征:湘军沉着善战,阻止太平军进入湖南,克復武汉。

_第4图

丰6年(1856),天京发生内讧,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相继被杀,翼王石达开亦因遭天王猜忌出走,晚期仅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支持残局,使得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咸丰10年(1860),英法联军陷北京,太平军在江南也大败清军。清廷于是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统筹江南军务。他先后命左宗棠进攻浙江、李鸿章的淮军增援上海、曾国荃进围南京,以三路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占领区。后并获得英国的常胜军、法国的常捷军之协助。

同治三年(1864),克復南京,历时14年,遍扰18省的太平天国至此覆灭,不过部分的残军后与捻乱合流。

_第5图

太平天国的政教制度

太平天国与过去的叛乱团体不同之处:他们以基督教教义和中国固有的大同理想为基础,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和制度。

制度

内容

基本观念

太平天国以宗教立国,洪秀全将他的统治权威建立在「天」的观念上,「天王」的权威高于一切,中央政制等级森严。

宗教

以宗教(拜上帝会)立国,所有制度无不受其宗教支配。

政教合一

在佔领地区建立教堂,规定读《圣经》及早晚礼拜。

统一信仰,控制思想,庙宇、神像所在必毁,孔孟百家均被视为妖书邪说,悉行焚燬或予以删改。

极端专制,形成历史上罕见的恐怖统治。

军事

理论上是兵民合一, 实际上军队都是强迫威胁而来的。中期以后军纪败坏,军令南贯彻。

财经

建立天朝田亩制度,是一种公田制度,规定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不分男女,计口授田,但因太平军飘忽流窜,未能贯彻施行。

公有共享,财物不许私有,一律缴「圣库」,所需则由「圣库」统一发给。

共产: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社会

严禁鸦片和赌博;禁止买卖婚姻、贩奴、纳妾、卖娼及妇女缠足等。

主张在上帝之前,一律平等,其实阶级仍然森严,亦主张男女平等,妇女可应试、任官、当兵,但均为附属。

这些措施立意虽美,亦难推行。

男女分营制度:太平天国将男人与女人分隔,建立了男营与女营,违背了中国家庭的观念。

历法

以一年为366天,单月31日,双月30日,是不中不西的「天历」。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自起事以来,声势浩大。究其失败原因,主要有四:

政治:领导阶层内讧

定都天京以后,诸王奢侈腐化,使男女平权、人人共享的「天国」理念被抛之脑后。而且非但没有雄图大志,反而诸王争权,互相残杀,元气大伤。

假藉神权统治,东王杨秀清经常出现癫痴狂妄,难以服众。

文化:破坏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依託基督教教义,攻击儒家及民间信仰,招致士绅与民众反对。湘军领袖曾国藩,即是以护卫中国伦理道统为号召,对抗太平天国。

手段严酷,许多政策违反人性。

军事:未能汇聚反清力量

得地不能守:太平天国起事之初,声势虽大,但得地不能据守。

未能汇聚反清力量:领导者缺乏长程远见,欲排挤会党,拒绝援助上海的小刀会,又欲清除太平军中的三合会势力。

外交:未能积极争取外援

不能改善中外关系:初起事时,西方列强曾严守中立,但太平天国领导者知识浅薄,仍有天朝威权的观念,未积极争取外援,而西方列强已与清廷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他们为维护既得利益便支持清廷。

所属的「小刀会」在上海烧杀掳掠,外人乃协助清廷作战。

_第6图

太平天国的影响

捻乱与回变

捻乱

背景:

历来黄河下游与淮水流域间(今安徽北部)水灾、飢荒频仍,加上土质不佳,水利设施又常遭受破坏,人民很难依农维生。除了移民之外,常见担任雇工、从军或盗匪以谋生,是中国少见的暴乱频仍之地(如:秦末陈胜、南宋初抗金义军、元末红军等)。

「捻」原是农村游民的一种结社,康熙年间即有。十八世纪初期出现在夜间从事的劫掠的「捻」,除了绑架、勒索、抢劫外,还从事保护盐枭。

近因:

19世纪中叶,黄河改道造成淮北民不聊生。

太平军占南京,捻军受到鼓舞。

成员:

捻军的主力是私盐贩子,他们走私来的盐,物美价廉,受到民众的喜爱;再加上政府过当的税收使民众倾向叛军。

天京陷落,江淮间太平军与捻军合流。

发展:清朝派僧格林沁进剿,擒杀首领张洛行。后来僧格林沁殉难。曾国藩奉命督师,採围堵政策,捻突破其防线,分为东、西捻。

平定

回变

背景:回民有信仰、有组织、宗教意识强烈;汉回杂处常有冲突。

变乱:陕、甘、新疆回变势力最大

_第7图

综观干隆晚年至光绪初年之百年内,民变不断,可见大清帝国的统治基础已不稳固。

地方势力的崛起

背景:

经咸丰、同治两朝的动盪,直接的影响是因战乱而死伤的人数高达数千万,民变蔓延地区遭到严重破坏。

大乱最后靠地方团练与督抚平定,地方势力却也因之崛起,影响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历史发展。

政治上

地方势力增强:湘、淮军等勇营自始即由督抚指挥,各省督抚为筹措镇压太平军与其他民变的军饷,还遍设关卡,徵课「釐金」,此后各省督抚实权加重。

满汉势力消长:

湘、淮军出身的汉人督抚因平乱有功,政治势力抬头。

汉人出任总督、巡抚者增加,封疆大吏呈现满消汉长局面。

满、汉政权消长的情形

清廷虽倚重这些督抚,仍能藉任免权有效控制之。

军事上:地方武力的兴起

起源:太平天国时期的湘军、淮军

八旗、绿营无法对抗列强的现代化军队与传统的农民变乱,代之而起的是由地方团练改编而来、使用西洋枪砲的「勇营」。各地绿营经过汰弱留强,仿湘、淮军之制,重新编练,称为「练军」。

八旗、绿营与湘军、淮军的比较

地方军:已成清帝国的国防主力,勇营与练军皆本于地方团练精神,官兵形同父子兄弟,类似私人武力。

将领出任封疆大吏:地方势力提高,加上军事上的需要,地方督抚的兵权、财政权大增。

八国联军(1900)时期,东南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章程》,约定中外互保,更说明朝廷力量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提升。

社会上:地方士绅势力的抬头

时间:19世纪中叶以后

原因:

士绅常组成民团或各种民义的地方防卫组织。

士绅又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实质影响力。

太平天国之乱后,地方士绅获得更大权力,但仍须与地方政府官员合作。

结果:以士绅为核心的地方势力兴起,成为此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徵

清末起义和地方势力的崛起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