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与回鹘( 02-13)
回纥与回鹘-民族史在中国历史上,北方草原曾经是无数游牧族群活动的舞台,而这些游牧族群不但曾对中原的历史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其中一些甚至还曾西迁到欧洲地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历史也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在这些族群中,回鹘(hú)也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但可以说它又是一个稍显特殊的族群:即它虽然也曾强盛一时并深度参与中原历史,但却从未入主中原。而在后期尽管它也曾西迁,但却也没有走多远,其主要后裔活动区域也始终位于中国境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回鹘人的经历。回纥与回鹘应该说回纥(hé)和回鹘在其自己的语言里是同一个词,只是在翻译汉语里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差别。而在汉语里,回纥是更早出现...
回鹘汗国的衰落和灭亡( 02-13)
回鹘汗国的衰落和灭亡-民族史回纥因为在安史之乱中给唐朝帮了大忙,所以其牟羽可汗(移地健)后来多次对唐朝采取了极为傲慢的态度,在与唐朝的互市中长期要求以不合理的高价用战马换取唐朝的丝绢。在公元779年,他甚至还在一些中亚粟特人(安禄山即出自这个族群)近臣的建议下,准备发兵攻打唐朝。但他的这一政策遭到了自己的叔叔顿莫贺达干的激烈反对,最终顿莫贺达干发动政变将牟羽杀死,自立为可汗,后来又被唐朝加封为长寿天亲可汗。鼎盛时期的回鹘汗国大致疆域在此期间,急速崛起的吐蕃已经占据了河西走廊,将唐朝与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的联系切断,而此时回纥汗国就成为了两个都护府与唐朝相互沟通的唯一中转站,回纥也曾...
回鹘后裔的变迁( 02-13)
回鹘后裔的变迁-民族史黠戛斯虽然灭亡了回鹘汗国,但因为其自身仍然是一个纯粹的游牧民族,因此当时并没有全盘继承回鹘汗国的领土,所以他们在大肆劫掠之后,又把回鹘故地的核心地区鄂尔浑河谷分封给了已经臣服于自己的部分回鹘部落,只是在当地维持了间接统治。在公元890年,契丹人从黠戛斯人手中夺得了鄂尔浑河谷,这部分回鹘人可能最终融入了契丹人之中。有些记载显示,建立了契丹王朝的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鹘人的后代。而西迁的回鹘人则主要分成了三支。其中走的最远的一支一直走到了帕米尔高原,他们在当地与早期也与回鹘关系密切,但此时已经转信伊斯兰教的葛逻禄人融合,后来建立了在中亚历史上也具有重要...
唐朝再嫁女宁国公主和亲回纥(回鹘)( 10-09)
唐朝再嫁女宁国公主和亲回纥(回鹘)-民族史唐朝在中国所有历史朝代里算是最开放的了,各种再嫁屡见不鲜,但一旦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女子依旧不会有婚姻的决定权。说一个唐朝二婚公主外嫁的例子,让大家看看开放的唐朝多么强势。宁国公主唐肃宗李亨的次女,根正苗红的正牌公主。在唐朝国内先后赐婚嫁给了两位大臣(郑巽、薛康衡),但很快这哥俩都挂了。李亨一看,你这是命硬呀,老实在娘家待着吧,别出去瞎跑了!可巧了,回纥葛勒可汗遣使求婚。李亨转念一想,要不你别在国内祸祸了,去祸祸回纥吧!就这么着,宁国公主三婚,嫁给了回纥葛勒可汗,并册封葛勒可汗为英武威远可汗。回纥还挺高兴,举国欢庆都说:“唐天子将真女嫁来,是看得起回纥。”...
维吾尔族起源、信仰、饮食、服饰、建筑、礼节、节日、婚姻、丧葬( 04-12)
维吾尔族起源、信仰、饮食、服饰、建筑、礼节、节日、婚姻、丧葬-民族史维吾尔族(维吾尔语:ئۇيغۇر,英语:Uygur),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萨尔、奇台一带,有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渑池县,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维吾尔族总人口数为10069346人“维吾尔”是民族自称,...
维吾尔族语言文字( 04-12)
维吾尔族语言文字-民族史维吾尔语言现代维吾尔语是维吾尔民族的共同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突厥语阶段(7-13世纪),察合台语阶段(14-18世纪),近代和现代维吾尔语阶段(19世纪至今)。现代维吾尔语在中国共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标准语以中心方言为基础,以伊犁—乌鲁木齐语音为标准音。维吾尔语与同语族的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等亲属语言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自己独具的特点。维吾尔文字维吾尔族使用文字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采用不同的字母系统书写自己的语言,文字名称也不相同。8世纪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政权的回纥...
维吾尔族文学( 04-12)
维吾尔族文学-民族史维吾尔民间文学体裁形式多样,有民间故事、寓言、笑话、谚语等。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内容往往是统治者残酷盘剥劳动人民,而劳动人民利用智慧,巧妙地揭发和挫败统治者的阴谋诡计,如《桑树荫影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等。还有鼓舞劳动热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教育后代,以及描写爱情生活的故事,如民间故事《三条遗嘱》是教育人民要团结互助,战胜困难,从而获得幸福的故事;《两个懒汉》是教育人们要热爱劳动,不图安逸享受的故事;《聪明的其满汗》、《农家姑娘》、《钟情机智的女人》是对维吾尔族妇女们勤劳和高尚品德的热情赞扬和歌颂。古典文学维吾尔...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和维族乐器( 04-12)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和维族乐器-民族史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从体裁上可分为木卡姆、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器乐、说唱音乐、宗教音乐等,继承了疏勒乐、于阗乐、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的的优良传统。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一种包括歌曲、器乐曲和舞蹈在内的古典大曲形式,有喀什木卡姆、多朗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三种类型,由民间音乐家们在习俗节日、喜庆婚礼和娱乐晚会上表演。16世纪杰出的维吾尔族女音乐家阿曼尼沙搜集整理各地流行的木卡姆,将其编为十二套歌舞大曲,使木卡姆形式趋于定型。2005年,“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乐器维吾尔族民族乐器有弹拨、吹奏和打击乐器等数十种之多。“独他尔”...
丁零翟魏政权: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个古老民族短暂的建国历程( 10-20)
丁零翟魏政权: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个古老民族短暂的建国历程-民族史导读:丁零是个非常古老的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游牧在遥远的贝加尔湖畔。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失败、群雄并起的历史时刻,丁零人迎来了建国良机。首领翟辽自称大魏天王,以黎阳为中心建立魏国,史称翟魏。丁零民族虽然屡屡出现在史书中,但是这个短暂的政权却一直鲜为人知。所以我们把它做一下简单的梳理以飨读者。数百年来丁零人唯一的国家政权-翟魏从遥远的贝加尔湖畔来到河南的丁零人丁零历史非常悠久,早期居住在遥远的北方草原的贝加尔湖畔。这个民族从原始的部族开始就不断依附强势民族。当汉朝击溃匈奴后丁零人才开始南迁逐渐和中原政权接触。从三国以后,丁零人逐渐分化:一部分留在祖地;...
回鹘服饰对中晚唐汉服的影响( 02-06)
回鹘服饰对中晚唐汉服的影响-民族史梳回鹘髻、戴金凤冠、穿回鹤装的晚唐贵妇及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在唐朝非常流行。回鹘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即现在的维吾尔族的前身。在唐朝开元年间,回鹘曾一度是北方最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回鹘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来往从未间断。回鹘族的服装,对汉族人民曾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在贵族妇女及宫廷妇女中间广为流行。回鹘装的基本特点略似男子的长袍,翻领,袖子窄小而衣身宽大,下长曳地。颜色以暖色调为主,尤喜用红色。材料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较宽阔的织金锦花边。穿着这种服装,通常都将头发挽成椎状的髻式,称“回鹘髻”。髻上另戴...
突厥族和回鹘族的恩怨-世仇( 02-06)
突厥族和回鹘族的恩怨-世仇-民族史在中国历史上,突厥族和回鹘族是世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突厥的崛起与回鹘密切相关,突厥汗国的灭亡也与回鹘密切相关。突厥族在中国历史上,突厥族是一个强悍的民族,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突厥汗国,疆域非常大,东自辽海以西,西至里海,南自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根据资料记载,突厥本来是匈奴的一个部族。曾经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这部落被邻国灭了,只剩下一个10岁的小男孩。士兵见男孩很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砍去双脚扔到荒草中。后来,一只母狼救了这个男孩,结成了夫妻,生下了10个小男孩。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阿尔泰山形似...
蒙古高原回鹘的溃败( 08-09)
蒙古高原回鹘的溃败-民族史八世纪中叶,居于漠北的回鹘首领骨力裴罗推翻后突厥的统治,占据大漠南北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回鹘汗国。开成四年(839年),回鹘国宰相安允合、特勒柴革密谋作乱,被彰信可汗觉察后诛杀。另一宰相掘罗勿正率兵在外征战,恐被株连,以马300匹贿赂沙陀酋长朱邪赤心,借沙陀兵共攻彰信可汗。彰信战败自杀,国人立(厂盍)馺特勒为可汗。时草原发生疾疫,遇大雪,羊马多死,回鹘遂衰。开成五年秋,回鹘别将句录莫贺为彰信复仇,引黠戛斯骑兵10万进攻掘罗勿,大败其众,杀掘罗勿和(厂盍)馺可汗,焚烧可汗牙帐,回鹘诸部四散逃亡。可汗弟咀没斯和宰相赤心、仆固、特勒那颉啜各率其众抵天德军(治大同...
古代维吾尔文字的发展与演变( 08-05)
维吾尔族除语言外,其文字表达形式亦是其表象文化的一大特色。一般而言,文字系统的出现,可分为自创与假借这两种基本形式。维吾尔文的发展与演变应属于后者。我国突厥语族诸民族本身具有文字使用系统的比例很高,但字母等书写符号基本仍属于向外假借的型态,且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是相当明显的。早在西元㈥、㈦世纪以后,漠北时期的突厥系民族(突厥、回鹘等),已发展并使用一套象形文字式的符号文字。这种被称为古代突厥鲁尼文(Runic)的字体,因多以碑文形式,在近代时期于漠北鄂尔浑河(OrkhonR.)流域、叶尼塞河(YeniseyR.)流域等触被大量发现而为中外学界所重视。鲁尼体突厥碑文的出土与解读,知名者如翁金碑、暾欲谷碑、阙特勤碑、阙利啜碑、苏吉碑、色楞格...
“维吾尔”名称起源( 08-03)
“维吾尔”名称起源-民族史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中国古老和优秀的少数民族之一,如今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代维吾尔族是经过漫长的民族融合与发展而形成的,同我国许多历史悠久的兄弟民族一样,她在历史上曾有过各种不同的民族称谓,直到1935年才开始统一使用“维吾尔”这个汉译名称(也有一说是在1934年)。“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团结”、“协助”之意。这就是说,“联合”、“同盟”、“凝结”、“团结”、“协助”等是维吾尔族“Uyghur”的本意,但汉译“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呢?二者之间在字...
维吾尔、裕固,谁是回鹘( 08-03)
维吾尔、裕固,谁是回鹘-民族史高昌(吐鲁番)与河西(甘肃西北和内蒙西部)两地人回鹘的血缘分明更纯粹一些,至于安西(新疆西部天山以南)回鹘则被南疆的土著民族同化了不少。按照史籍的记载,南疆的土著民族在此前白种人应该占有一定数量。到了民国的时候,除裕固族外,天山南北的很多少数民族大多被划入了维吾尔族。今天维吾尔族既有白种人也有黄种人,吐鲁番的黄种人的基因分明多一些,而南疆地区的白种人的基因多一些。岁月是有痕迹的,最直接的说法是它会把这种痕迹留存在我们生存的大地上,甚至会因此而改变我们形象。所以在某个地方,当我们认真留意自己的形象即能辨别出岁月的痕迹,或者更直接地说是能抓住历史的脉博,进而...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