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是怎样建立的( 12-20)
渤海国是怎样建立的-民族史渤海族,以粟末靺鞨为主体,通过联合东北地区部分夫余、沃沮、高句丽等族的人民集聚而成。渤海族群可以说是由属于渤海国的几个少数民族的合称。今天的学术界也通常称之为靺鞨。在唐朝之前的隋代时期,规模比较大的靺鞨部落共有七部,粟末靺鞨是其最南端的一个部,因依粟末水居住而得名。粟末水也称为松花江,古代的地名和民族多用当地山川河湖的名称来命名。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自东南而西北而流淌,斜贯整个吉林地区,曲折流经400多公里。粟末靺鞨人群定居的具体地理位置,大致就分布在今吉林市向北,沿着北流松花江两岸的范围内。粟末靺鞨的南部邻居,就是当时势力比较强大的高句丽。当时的粟...
女真崛起前的靺鞨发展史( 09-15)
女真崛起前的靺鞨发展史-民族史有一个穴居人的古老传说,风景秀丽的长白山下有一个碧波粼粼的湖泊。在一个热风扑面的日子,三位清纯而美丽的仙女来到湖中沐浴。尽情嬉戏之后,她们终于带着沐浴之后的惬意与疲惫登岸了。这时,一只神鹊将一枚红红的果子衔到了仙女们脱下的衣服上。果子鲜得异常,熟得透亮,年龄最小的仙女佛古伦抢先拾来吞入肚中。不久,她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姓爱新觉罗,叫布库里雍顺。他就是满洲人的祖先。 据中国考古学家考证,满洲人的祖先叫“靺鞨”(意为深山老林人),是居住在中国东北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之间的一个原始部落。而外国史学家则说靺鞨的起源地是黑龙江下游现属于俄罗斯远东省份的那些覆...
渤海国的灭亡( 12-11)
渤海国的灭亡-民族史渤海国当年就是在击溃契丹人李楷固的追击才得以建立,而200多年后,渤海国终亡于契丹。风水轮流转,突厥没了,回鹘也西迁了,契丹终于雄霸大漠南北。渤海国后期,契丹兴起,常有吞并渤海之志的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在南面平定了东、西奚,北方控制了室韦等族和西征获得胜利后,为了消除其进军中原的后顾之忧,于公元925年(辽天赞四年)十二月下诏征渤海,随即亲率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尧骨,举兵进攻渤海。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了二三十天,就将历经229年,传世15王的海东盛国渤海国灭亡了。渤海国被灭亡的原因有种种,但主要是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争权斗争越演越烈,给了阿保机以可乘...
渤海国怎样建立的( 12-11)
渤海国怎样建立的-民族史渤海国到底属于中国的历史还是朝鲜的历史?此文给您答案!渤海国建立于唐朝时我国东北,是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句丽余种”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后来,高句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高句丽、靺鞨的民族关系:5世纪后期,粟末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水(松花江)流域,与高句丽政权因争夺土地而逐渐产生冲突。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8个粟末部落在首...
渤海国的社会经济( 12-11)
渤海国的社会经济-民族史渤海国的成员来源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从事不同类型生产的部落或民族,因而渤海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一开始就存在不平衡。这一状况,在渤海国存在的200多年里,未得到根本改变。渤海国大体说来,以其上京所在的今牡丹江中游地区为界,在它以西、以南地区为夫余、高丽和沃沮故地及靺鞨族的南部,已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以东和东北部地区,是被兼并的黑水靺鞨、虞娄、越喜、拂涅、铁利等部所在,尚处在渔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一致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在生产领域是社会生产的多样化,《新唐书·渤海传》记载:“...
渤海国的政治制度( 12-11)
渤海国的政治制度-民族史建立在渤海国特有的经济基础上的渤海国政治制度,是以国王为核心的君主集权制。由于这个王国政权又是唐王朝的一个边疆地区的羁縻州,所以,一方面,国王是渤海人的最高主宰者,独揽一切大权,实行个人专断;王位采用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军政要职大多由大、高、乌、杨、李等望族担任;另一方面,新继王位者又必须得到唐朝廷诏册后才算合法,渤海国王要接受唐边州都督或节度使的押领,唐朝还派人为“长史”到其地监领。在这一政治制度下,其行政建置和职官,既有相同于唐一般地方的府、州、县区划和相应的官吏设置,又有不同于一般地方政权的各种机构。这就是,为辅佐国王统治,设有三省、六部,十二司、...
靺鞨人的发式,靺鞨人梳辫子吗( 06-01)
靺鞨人梳辫子吗,史书明确记载靺鞨“俗皆辫发”,但仅黑水靺鞨的发式可以考知,有较明确的记载。黑水靺鞨在当地周边,属较原始的部族,《新唐书·北狄传》记载:“黑水靺鞨……俗编发,缀野豕牙,插雉尾为冠饰,自别于诸部。”野猪牙、野鸡尾,编发,即辫发,但黑水靺鞨的辫发是何种样式已不得知。不过,女真来源于黑水靺鞨,满族又出自女真,文献中有关于女真发式的记载则是比较清楚的。《大金国志》卷三九记载:“金辫发垂肩,留颅后发系以色丝。”靺鞨人的发式,靺鞨人梳辫子吗,《北风扬沙录》称“(女真)人皆辫发,与契丹异,留颅后发以色丝系之,富人用珠玉为饰。”契丹、奚、高句丽、室韦都是不辫发的(有待商榷)。《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则云“(女真)男子辫发垂后,耳饰金环,后...
靺鞨( 05-31)
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多数观点认为靺鞨的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世居白山(或称不咸山、徒太山、大白山、长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并同中原地区很早就建立了密切关系,根据所生活地区情况不同,也有农耕文明和小部分游牧文明。北魏称“勿吉”,初有十数部,后逐渐发展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长白山)、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7大部。而隋唐时勿吉虽已改称靺鞨,其7部的划分与名称则相同。故知勿吉—靺鞨是不同时期对同一民族名称的不同译写形式。唐代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辽宋...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