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

C.西周:周宣王征讨「玁狁」

D.东周:a.春秋-「戎狄」交相侵逼,使孔子有被髮左衽之忧

b.战国-「胡人」不时寇边,燕、赵、秦三国分别筑长城以拒之

E.秦代:a.因有「亡秦者胡」之谶,始皇命蒙恬北伐,收復河南地

b.连结三国边城,成为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

二、匈奴族的生活方式

1.经济生活: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住在方便移动的「穹庐」

A.没有不动产的观念,迥异于农业社会以「静」为根本的生活型态

B.马上行国:熟习骑射,平日「人不弛弓,马不解勒」

C.生活物资自外补充:a.贸易-与汉族互通「关市」

b.掠夺-「利则进,不利则退」,不以败逃为耻

2.已进入铁器时代

A.时间:西元前3.C

B.影响:提升生产力,有助于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国力的强盛

3.手工业发展

A.冶铁:最为重要

a.已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部门,铁器的使用广泛深入到生产、生活与军事各领域

b.刀剑形式酷似汉式,深受汉族影响,铁匠多数可能来自中原

B.铸铜:a.冶铁业出现前,生产规模与技术已极可观

b.冶铁业出现后,转以制造日常生活用具及装饰品为主

C.其他:木器业、皮革业、制陶业等

三、匈奴的社会组织

1.军政合一:社会组织与军事行动合一,氏族首长兼军事首领

A.由若干种属相同的氏族所构成,贵族阶级以「挛鞮氏」为领袖,但常会考虑其他成员的意见

B.部族是以血亲结合,部族与部族间常彼此竞争领导权而有械斗发生

C.由于游牧生活经常需要战斗,故社会上「贵壮贱老」

D.有「妻后母,报寡嫂」的收继婚习俗

2.社会结构

A.贵族:世袭,重要的军政大事均由氏族首领组成的部落联盟(盟会)共同裁决

B.平民:a.专心贸易、抢掠与战争

b.军事行动的战利品均赏赐战士,故平民也拥有奴隶

C.奴隶:多战俘,除从事畜牧生产外,也作殉葬用 →《史记.匈奴传》:匈奴贵族死,「近幸臣妾」殉葬者,多至数十百人

四、乌桓族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

1.活动区域:热河、辽宁一带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匈奴冒顿单于灭之) →乌桓山

2.生活方式:A.逐水草放牧,食肉饮酪,以毡织为衣

B.着窄袖左衽上衣和长裤及靴;男多披髮,女人则束髮或编髮为辫

C.母系氏族遗风-决事女主男从,唯战斗由男性自决;妇女在必要时也能加入战斗

3.部落社会的组织

A.组成:部(大人)→邑落(小帅)

B.维繫:a.大人与小帅乃公众推选,拥有极高的权威,有令必刻木为信

b.无文字,但有自相约束的不成文规定以维繫游牧社会的秩序,凡违反大人谕令者处死罪,然可以用马牛羊赎免

c.大人以下的各邑落都各自畜牧治产,不负担徭役

C.意义:可知仍处于部落社会,尚未形成组织严密的国家

五、鲜卑族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

1.活动区域:辽东塞外的鲜卑山,今内蒙古西哈古勒河附近(匈奴冒顿单于灭之) →西拉木伦河流域

2.经济生活:A.西拉木伦河流域西部草原湖泊区 →游牧

B.西拉木伦河流域东部山陵森林区 →狩猎

C.南部老哈河流域区 →宜农宜渔

D.2.C中(东汉后期)檀石槐统一草原东部时,鲜卑的社会遂发展成为农、畜、射猎、渔获兼备的混合经济,但仍以畜牧为主

3.语言、习俗与社会组织,均与乌桓相同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 
  关于匈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