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起源

“慕容”之名,记载最早的是王沈的《魏书》,此书已佚,在《三国志·魏志》裴松之注中,曾引述该书。云:鲜卑檀石槐在漠北,“乃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其大人曰柯最、阙君、慕容等,为大帅。”那么,“慕容”是怎么来的呢?

“慕容”起源
“慕容”起源

依据慕容氏之先曰莫护跋,有人考证他们祖源波斯。莫护跋当古波斯语Mogu-van的对音,mogu是拜火教教职名,犹言火师;van是“所有者”、“追随者”之意(《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吕思勉说有一种可能:“慕容”由祖名“莫护”转音而来(《吕思勉读史札记》,1982)。

第二种是来源于Moron(河)的译音。苏日巴达拉哈说:“慕容先人无此姓氏,曾祖莫护跋率部入居辽西,祖木延位至左贤王,父涉归拜为单于迁辽东。二子以河为名曰吐谷浑(吐护真水,今之老哈河),曰奕洛(古袅娜个水,又名饶乐水,今之西拉木仑)。奕洛,取河为姓,蒙古语‘木仑’为江河之江,美书为慕容”(《蒙古族族源新考》)。
第三种是《晋书·慕容廆载记》的说法:“魏初,莫护跋建国于棘城之北,时燕、代多冠步摇,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为慕容焉。”
第四,《晋书·慕容廆载记》又说“或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通志·氏族略》也采此说,记载:高辛少子居东北,裔后从辽西,号鲜卑,涉归为单于,自云“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
第五,《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人柯最阙,居慕容寺。所以有人说慕容源于寺名。

对《晋书》的两种说法,《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均加驳斥,但从语音上考察,“步摇”说很可能也含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就是说,在莫护跋时期,“慕容”的读音就是“步摇”。“慕容”(MuRong)和“步摇”(BuYao)两者的发音,在现在的中国语音中已有很大的距离,现在“慕”声母为m-,“步”声母为b-,似不可通,但“陌”、“貊”、“絔”现在都读mo,却都用“百”作声旁,说明在古音中,m- 、b-确实是可以相通的。笔者认为,“慕容”与“步摇”相联系完全是巧合,但反映当时“慕容”读音如“步摇”却是正确的。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

慕容-步摇
慕容-步摇

步摇本是指一种首饰,[汉]刘熙《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步则摇动”应是“步摇”的原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步摇”一词在文献中屡屡出现,或称步摇,或称“金步摇”,或称“步摇钗”、“步摇花”。中国考古中发现的步摇实物,主要出土在慕容鲜卑遗迹中,且大量是冠上或头上的装饰。最先是在北票房身前燕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两件金枝花饰。另一种步摇服饰品出土于北燕冯素弗墓(415),是一件六枝步摇金花,就是文献记载的慕容鲜卑贵族普遍使用的“步摇冠”。

慕容-步摇
慕容-步摇

但“慕容”不可能用汉语解释。王钟翰说:“慕容,初为部落大人名,后以为氏。后世学者认为慕容是鲜卑语‘富’字之音译”(《中国民族史》)。也就是说是bayin/bayan的对音。“步”的上古音为buɑk,“容”的上古音为ʎĭwoŋ,合起来正是锡伯语bayin/bayan(富,丰富;浓眉的浓)的严密对音。很有可能,慕容氏的祖先很富有,或者其中一位首领具有浓浓的眉毛,人们才呼其为bayin/bayan的。以后又转为族名。汉人不懂鲜卑语,将其附会为头饰“步摇”。

“慕容”起源 
  关于鲜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