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西迁与甘肃裕固族

回鹘西迁与甘肃裕固族的形成


回鹘-走进甘肃|回鹘西迁与甘肃裕固族-第1图

(裕固族)

裕固族是分布于甘肃的少数民族之一,约有1.4万余人口(2010年),近90%聚居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区,其余生活在酒泉市肃州区的黄泥堡裕固族乡。

裕固族历史悠久,这个民族的形成和曾于公元8世纪在蒙古高原推翻突厥汗国而建立回纥汗国的维吾尔人以及由漠北迁到河西走廊的河西维吾尔有密切关系,为回鹘人的后裔。

回鹘在历史上写作回纥。“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回纥的前身为敕勒(又称铁勒),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

敕勒是古赤狄的后裔,匈奴人称其为丁零,鲜卑人称其为敕勒,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史料记载,敕勒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以南,公元3世纪开始扩至叶尼塞河上游,与古坚昆杂居。4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敕勒人大都已鲜卑化。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人在北魏时期大量参加北魏的战争,其中大部和鲜卑人一起逐渐融入汉族。高车有六姓,袁纥、纥骨、解批均与回纥有关。

回鹘-走进甘肃|回鹘西迁与甘肃裕固族-第2图

(敕勒歌)

北魏时,东铁勒袁纥游牧于伊犁河、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为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隋朝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联盟,总称回纥。

回纥一度作为突厥汗国的臣属。突厥汗国强盛时,回纥部落臣服突厥。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统一铁勒诸部,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

立国后,回鹘与唐朝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中原进行骚扰与掠夺。后来,回鹘还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回鹘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北端),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

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部推翻,分裂为三。居住在漠北的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后来融入唐朝;一部分分三支西迁,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剩余部分依附黠戛斯。葱岭以西的一支最为强盛,他们到达七河流域,联合葛逻禄等其他突厥语民族建立了威震中亚的喀喇汗王朝。西州回鹘也向西发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后来改称为“畏兀儿”, 他们与迁入的察合台人融合后,成为今天的维吾尔族。

回鹘-走进甘肃|回鹘西迁与甘肃裕固族-第3图

(回纥贵族)

迁至河西走廊的回鹘称河西回鹘、甘州回鹘,他们在甘肃的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站住脚跟,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小王国——甘州回鹘王国。后来,这一支回鹘成为河西走廊的土著,就是现在的裕固族。

甘州回鹘王国存续期间,与其它民族如汉族人、西夏人、契丹人、塞人、藏人及其他突厥民族杂处一地,而回鹘人自古以来对外族文化都是开放的,这些民族的文化习俗相互渗透。在一度属于甘州回鹘王国的沙州(今敦煌),发现有许多回鹘文写本,以及敦煌等地的壁画、服饰等也见于吐鲁番写有回鹘文题词的壁画上,说明敦煌和吐鲁番之间曾有过密切的往来。

在今天的甘肃肃南及酒泉,裕固族人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其中还有一些与维吾尔族类似的生活习俗,如吃手抓羊肉、喝奶茶,女孩子每年长一岁多编一条发辫、出门戴面纱等,表明了裕固族与维吾尔族的某种渊源。

回鹘-走进甘肃|回鹘西迁与甘肃裕固族-第4图

(裕固族妇女服饰)

作者:漠漠孤烟(鄢晓丹,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金昌市作协小说学会副主席。作品发表于各文学刊物,出版长篇小说《我在轮回中等你》、中短篇小说集《蝶之城》等。)
回鹘西迁与甘肃裕固族 
  关于回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