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耳饰习俗:一耳三钳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1图

《雍正帝行乐图》之一局部

清代的满族人是由女真族演进而来的,女真族的贵族男女早年都有戴耳饰的习俗。《大金国志》“男女冠服”中载:“金俗好衣白。辫发垂肩,与契丹异。(耳)垂金环,留颅后发,系以色丝。”黑龙江省阿城巨源乡发掘的齐国王完颜晏夫妇合葬墓中,棺内的齐国王和王妃头部两耳旁,便各有一副金耳饰出土。实际上,北方的游牧民族男子基本都有戴耳饰的习俗,例如前朝的契丹族,蒙古族,先秦时期的匈奴、鲜卑等,莫不如此。这种习俗满族早年也有所传承,1595年,朝鲜申中一见到努尔哈赤时,见其兄弟小儿哈赤便是“面白而方,耳穿银环”。满洲贵族男子穿耳为饰之俗,大约入关而止,从故宫博物院所藏努尔哈赤、顺治等清初帝王的肖像中均已不见耳饰的痕迹。但在清宫廷画家所绘诸多《雍正帝行乐图》中,有几张雍正的满装造型耳边便戴有大大的金环,甚至有一张射雁的形象,雍正不仅耳垂金环,还戴有手镯和脚镯。我想这应是雍正帝对满族旧俗的一种纪念。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2图

图清宫廷画家绘,《雍正帝行乐图》之二局部

满族女子的耳饰传统也是从女真族延续而来,入关后随着宫廷服饰制度的确立,渐成定制。朝鲜文人李民寏,1619年,做为元帅姜弘立的幕僚,在随其攻打努尔哈赤的都城赫图阿拉时,曾战败被俘于建州,亲眼见到后金女真服饰风俗,获释后回国写了《建州闻见录》,文载:“(女真)女人之髻,如我国女之围髻,插以金银珠玉为饰。挂八九环。鼻左傍亦挂一小环。颈臂指脚,皆有重钏。”其指出了女真女子有耳戴多环的传统。明末清初叶梦珠《阅世编》里则记载有当时的满人衣着:“耳上金环,向惟礼服用之,于今亦然。其满装耳环,则多用金圈连环贯耳,其数多寡不等,与汉服之环异。”指出了明末清初满族女子也有一耳多环的传统,可见两者是有继承关系的。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3图

清康熙帝《孝诚仁皇后像》,其为一耳四钳

满族女子的耳饰最初多为金环无饰,《孝庄文皇后常服像》中耳畔所戴便是三个金环。天聪年间,开始由金质无饰变为嵌珠为饰,出现了东珠耳坠、珍珠耳坠,后渐为定制。《八旗通志》里多处提及顺治初规定贵族女性耳坠东珠限重五分等。满族女子耳上的环数最初也没有一定之规,清早期顺治孝惠章皇后、康熙孝诚仁皇后朝服像(图表之1)都是很明显的一耳四钳。清朝服饰制度的确立,有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从17世纪初叶开始(天命元年),至18世纪中叶(乾隆三十一年)《皇朝礼器图》校勘完成,整整花费了150年的时间,经过6位皇帝的不懈努力才算大功告成。从此,满族贵族女子的耳饰才正式规定为一耳三钳。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4图

清乾隆帝《孝贤纯皇后像》,其为一耳三钳

按《皇朝礼器图式》规定:皇太后、皇后的耳饰,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2颗;皇贵妃、贵妃、皇太子妃的耳饰,每具金龙衔二等东珠各2颗;妃的耳饰,每具金龙衔三等东珠各2颗;嫔的耳饰,每具金龙衔四等东珠各2颗。皇子福晋、亲王福晋、亲王世子福晋、郡王福晋、贝勒夫人、贝子夫人、镇国公夫人、辅国公夫人、固伦公主、和硕公主下至乡君、民公夫人、七品命妇的耳饰,每具皆为金云衔珠各2颗。东珠的等级按大小及光润度而定。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佩戴的耳饰,皆为左右各三,三具纵向排列,其应用场合和朝服相一致。书中并附有金云衔珠耳饰和金龙衔珠耳饰的清晰线图,让人一目了然。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5图

金云衔东珠耳饰,三副一组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6图

金龙衔东珠耳饰,三副一组

从满族的宫廷耳饰定制可以看出统治者的两点考虑:第一就是表明耳饰的数量是区分满汉不同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让人一目了然满汉之不同俗。而且清代的宫样耳饰和明代之最大不同就是款式非常单一,各个品级的后妃除了珠宝本身的等级有所差别之外,衔珠的金饰也只有金龙和金云之别,因此,整齐划一感很强,其追求满女求同的妆饰形式,而并不主张个性的表达。第二就是对东珠的极度看重。从定制上看,只有皇帝的母亲和嫔以上的妻子及皇太子妃才可戴东珠耳饰,且以东珠的等级区分身份尊卑。清代皇室使用珠宝并不单纯注重表现矿石的美丽,珠宝被珍视的原因在于它所代表的德行和内涵。东珠在珍珠中并不算是质量最优者,其之所以被满族人所看重,背后有着深层的文化因缘。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7图

清光绪帝《孝定景皇后像》,其为仿一耳三钳

清人所说的东珠,就是产于东北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混同江、牡丹江、嫩江等河川的淡水珍珠,以及沿海的海水珍珠。其早年被称为“北珠”。《大金国志》载:“女真在契丹东北隅……土产人参、蜜蜡、北珠……”,即此。《满洲源流考》云:“东珠出混同江及乌拉、宁古塔诸河中,匀圆莹白,大可半寸,小者亦如菽颗。王公等冠顶饰之,以多少分等秩,昭宝贵焉。”说明其对于满族贵族男女来说,都是象征身份的标志。东珠的质量,一般色多带绀黛,浑圆者较少,色呈淡金及圆硕者,“或百十内得一颗”,仅就故宫所藏东珠来看,多数无光而色微泛青,并不及产于南方沿海的南珠光莹,有点像南珠掉了皮的感觉,这与蚌类的生长环境有关。但尽管如此,清廷仍将其规定为清室服饰制度中代表品秩至高者使用的珠宝,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的。《东夷考略》“建州女真考”载:“长白山在开原城东南四百里,其颠有潭,流水下成湖陂,湖中出东珠,今其地为建酋努儿哈赤所有,故建酋日益富强。”同书“女真通考”也称当时东珠“贵者直(值)千金”,满清人将产自东北地方的珍珠称为东珠,或许就是因为以往被称为北珠的主要产地分布在他们发祥地的东方有关,因其是清廷龙兴之处,又是使其富强的珍宝,故对满人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满族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非常害怕满人被汉族同化,其不仅强制推行“剃发易服”的做法,强迫汉族人接受满族人的生活习俗,而且也要求满族人绝不可仿效汉族的服饰习俗。据《清实录》记载:清太宗为了禁止满人仿效汉族服制,组织诸王大臣学习《大金世宗本纪》,以金朝兴衰的教训阐明祖宗衣冠不可改的原因,同时通过训谕等为后世子孙坚持满洲的衣冠立下制度。对东珠的尊崇与保持满女一耳三钳的耳饰习俗可以说都是清代统治者推崇满俗的直接表现。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8图

金环镶东珠耳坠(下)

三副一组。通长1.5。金环。累丝坠帽各镶东珠2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9图

金龙衔东珠耳饰

三副一组。材质为金、东珠、珊瑚、青金石、绿松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满族女子一耳着三钳的形象,从皇后朝服像到妃嫔常服像,在传世清代画作中非常常见。例如孝圣皇太后像、孝贤纯皇后像、隆裕皇后像、道光皇后像、惠贤皇贵妃油画像、婉嫔像挂屏、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郎世宁所绘的乾隆诸多后妃像、雍正行乐图轴中的满族妃嫔形象等等,无一不是一耳着三钳。而这种宫样耳钳的实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都有所珍藏。其中台北故宫所藏的一组金龙衔东珠耳饰尤为精致,一组三对,形制相同,皆为两颗东珠组成,上有珊瑚雕成的花瓣状宝盖,两珠间以青金石束腰托座,底端以绿松石花瓣托底,圆顶珠的金针穿过各组件中央穿孔,上端以圆环扣束住。葫芦坠饰上端环扣缠绕着金丝以连结金龙首耳针,龙戴珍珠顶金冠,累丝金工细巧,须眉毕现。环脚较短小,呈S形弯折,针端扁细,三组共六件相同的耳饰,同装在一个木匣中,匣分六格,衬以黄陵,并以裱着黄绫的罩板覆盖其上,抽开的匣盖上还贴着黄签,墨书:“系三副”,是清宫典藏者的注记,黄绫相衬,表明是皇家成组用物。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10图

装在木匣内的三副金龙衔东珠耳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11图

金龙衔东珠耳饰(一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12图

金龙衔东珠耳饰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贵族女子礼服所配的这种耳钳造型,和明代宫中流行的“四珠葫芦环”极其相似,明代的“金珠宝葫芦耳环”也是宫廷后妃命妇正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耳饰款式,非常流行,满族入关后制定的这种宫廷耳钳形制无疑是受到明代的影响。

然而,满人入关后,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熏陶,一耳三钳的礼制随着满汉长久错居,也渐渐发生变化,满族女子崇效汉俗者逐渐增多。乾隆四十年(1775)曾经降旨:“旗妇一耳带三钳者,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昨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着交八旗都统内务府大臣将带一耳钳之风,立行禁止。”就很清楚的展现出满女从汉俗者日益增多。尽管满人入关后,清太宗就已一再宣示:“勿忘祖制,不服汉族衣冠”,乾隆帝也一度针对服饰问题组织诸王大臣重新学习清太宗文皇帝的训谕,但满汉融合之风却难以遏制,清中叶之后满洲旧俗几乎都发生变调,难以持续,这在耳饰上便可见一斑。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13图

银镀金点翠嵌珠宝耳坠纵长4.8。一对。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总体来说,自道光起,清宫服饰开始有了较大变革。虽然道光二十八年(1848)十月,六阿哥娶福晋行初定礼的礼单中,尚有“嵌东珠各二颗金耳坠三对”,似乎说明一耳三钳之礼俗依然存在。不过道光内廷绘有多组行乐图传世,其后妃都只有一耳一钳的妆饰,此后咸丰、同治、光绪朝的《活计文件》记录不再见此类文字,反而以一副或一对的记载为多。当然,一副东珠耳坠并不表示就是一钳,道光皇帝之孝慎成皇后画像、静妃画像、和妃画像耳畔依然是三钳,只是只最下一副是东珠耳坠,另两个耳孔只穿金环。这应该是一耳三钳向一耳一钳的过渡状态。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14图

清宫廷画家绘,《静妃画像》局部

到了同治朝的慈禧、光绪帝的孝定景皇后,及宣统朝的婉容皇后等留下的传世照片和图像中,均已无一耳三钳的痕迹,说明风气之变已难以挽回。但任何事情都有变通之举,虽然满女受汉族穿一个耳洞的风气影响,但毕竟有服饰礼制在册,所以,一个耳洞仍然追求戴出三钳的感觉。于是在耳饰的设计上,就出现了将三组葫芦耳坠组于一身的设计。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有此类耳饰,上方为镀金点翠荷叶结子,下接三排东珠穿成的葫芦形坠饰,东珠之间间隔以绿松石环,上下以雕花珊瑚宝盖与底托衬之,结子背后焊以一只镀金环脚用以穿耳。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是满汉融合的典范了,清光绪帝孝定景皇后朝服像中,就清晰地呈现出戴这种耳饰的形象,一直到末代皇后婉容的大婚朝服像中,依然佩戴的是此类耳饰。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15图

金嵌珍珠耳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种仿一耳三钳的耳饰在晚清也出现了很多简化的变体,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对金镶东珠耳环,只是在环形金托上一字排开嵌有三颗东珠,并无多余的装饰,也抛弃了葫芦形的古制,显得简约而利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对金嵌珍珠耳坠,贴耳处呈“品”字形嵌三颗珍珠,下以金链连缀三颗珍珠。都应是在原一耳三钳满风影响下的设计变体。

契丹-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第16图

金镶东珠耳环一对,均长2.3。金托嵌东珠各3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满族耳饰习俗:一耳三钳 
  关于满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