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建筑的研究汇总

关于辽代建筑的研究

辽代的建筑遗存无论在规模、等级、数量和保存质量上均构成中古时期古代建筑遗存中最重要的部分。从中国考古和建筑部门调查辽代建筑开始,中国建筑史进入了科学研究新的高度。学者们在调查辽代建筑的过程中开创、积累、明确了一整套研究古建筑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奠定了此后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方法的基石。本文是对辽代建筑的学术研究历史的总结,并对学者们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文物保护成果作了回顾。

The remains
of
architecture
in
the Liao
Dynasty
(907-1125 CE)
have
form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rchitectural
remains
from
mediaeval China
on
all
aspects of s
cale,
grad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reservation
. Ever
since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IRCA)
began to survey
Liao
architecture in
1932
,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has entered
the pha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RCA
created, accumulated, and defined a full set of scientific methods
for
studying ancient
architecture, which
set
the foundation
for
later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Chinese academic research
es
on the
subject of Liao
architecture beginning
from
IRCA till now, and
reviews
their research targets,
methods, results
,
and
archeological
preservation in
retrospect
.

一、辽代建筑的分布

辽代建筑分布在今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北部、山西北部等地。这是由辽(契丹)的历史决定的。

契丹原为居于东北辽河上游一带的游牧民族。耶律阿保机统一本族八部,于公元907年建契丹国,公元916年始建年号“神册”。神册三年(公元918年)太祖耶律阿保机治城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名曰皇都。初,数侵燕蓟等地,俘虏汉人北迁建立“头下州县”,行封建生产方式;用幽州人韩延徽等汉人为官,备中原之制,“营都邑,建宫殿,法度井井”1。公元938年,太宗耶律德光得后晋石敬瑭所献燕云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今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带),改元会同;诏以皇都临潢府为上京,升幽州(今北京西南)为南京,定辽阳(今辽宁辽阳)为东京。辽世宗天禄元年(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辽圣宗统和元年(公元983年)复称契丹。统和二十三年(公元1005年),经多年争战,契丹与宋结澶渊之盟,订以白沟为界。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立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辽圣宗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立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至此五京之制成。辽道宗咸雍二年(公元1066年)契丹再次改称辽2。公元1125年天祚帝被金所俘,辽亡。

故,今东北、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北部、山西北部均在辽版图之内。现有辽代建筑遗存主要分布在吉林西部、辽宁、内蒙南部、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其中木结构建筑与建筑群遗存数量较少,全为佛寺建筑,包括山门、殿、阁、木塔,以及相关小木作;木结构建筑群仅存遗址。塔、陵墓遗存较多,包括砖石砌筑的楼阁式塔或密檐式塔、帝陵及奉陵邑遗址、砖砌或石砌墓葬。另有若干城市遗址及其相关建筑遗址。

辽代建筑的研究汇总 
  关于契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