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蒙古的敖包文化

察哈尔蒙古文化与敖包文化

我的名字叫明嘎特··东希格,我是察哈尔左翼明安旗第五苏木宝立根套海正黄牛群的人,出生于1937年,从小过着游牧的生活,在游牧文化的大海里长大。经过十年寒窗,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之后就在小学当教师。就这样在小学、中学从事教育工作24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蒙古族教育事业。后来在宗教局工作,主要做一些汇编地方史的工作。退休以后也一直从事编写地方志和研究游牧文化的工作,至今有《正蓝旗敖包文化》(蒙古族敖包文化)、《正蓝旗交通志》(驿道志)、《元上都》、《正蓝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蒙古族十二生肖文化》、《蒙古族姓氏史记》等六部作品问世,并且还参与了《察哈尔蒙古》、《正蓝旗志》等十多部书的收集、编写和翻译出版工作。我写的敖包文化等著作被选进《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蒙古学百科全书》,其中《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获国家一等奖。

察哈尔的起源与民间传说

察哈尔有一句谚语“没有察哈尔组织不起军队,没有法律建立不起国家”,被广泛流传。这也许说明察哈尔是由军人起源的一个证明。这句谚语和《黄金史》中记载的“尖刀的刀刃,盔甲的钢片察哈尔”也不谋而合。因此可以断定察哈尔是军人出身的一个部落。大概从成吉思汗西征开始,蒙古的精兵强将大都向外出征,蒙古的大后方谁来保护?如何保护?守护蒙古皇宫的任务就压在拖雷的身上。拖雷从各部落、万户、千户、百户、十户里挑选身体健康、聪明伶俐、骑射双全的年轻人,建立了留守后方的近卫军。那么这个军队如何命名呢?专家学者各有解释。研究察哈尔的著名历史学家塞西亚乐,经过调查考证认为“察哈尔”是波斯语,意思是“近卫、护卫、在身边”的意思。还有人认为因为拖雷是成吉思汗第四儿子,所以“察哈尔”有“四子”的意思,他的哥哥们都以“科尔沁”、“阿巴嘎”等暗语命名自己的领地,所以他也用“察哈尔”来命名自己的军队。

窝阔台大汗继位之后忽然身染重病。拖雷替皇兄喝下了毒酒逝世。窝阔台大汗为了回报四弟拖雷的救命之恩,将察哈尔赏赐给了拖雷的哈登素日哈达尼,就这样自然而然一段时间皇宫内权落在素日哈达尼手里。察哈尔也是从赏赐给素日哈达尼的“察哈千户”、“中央千户”开始慢慢形成、发展壮大的。

大元朝建立以后,派兵打仗开疆扩土的征服事情较少了。尤其统一大元朝以后建立路省州制度、实行了两都制,附近的弱小国家自愿成为附属国,年年纳贡,从而天下太平。从这时侯开始减轻了跟随大汗征战的克什克腾部落的任务,反而留守后方的察哈尔部落的任务却空前地繁重了,察哈尔部落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人数增多,而且将克什克腾部落也划归察哈尔的管辖之内。

元朝达到鼎盛时期时,国土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公里,是目前的5倍多,有20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当时元朝东至日本海,西至里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南海群岛,其中还包括朝鲜、西伯利亚、大理等,是真正拥有万里疆土的日不落帝国,现在的台湾、青藏高原也首次划在元朝的版图里。现在的中国版图规模基本上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从元大都(北京)、元上都出发的驿站、驿路遍布全国,横跨欧亚大陆,通往东欧各国。通过驿站,马可波罗、威廉罗布勒克卡尔巴尼等旅行家也到了大元朝,蒙古高原,这让欧洲人充分认识了蒙古人。大元朝不仅让国内各个民族有了充分的交流,还把东西方文化和商业交流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形成了广泛交流的大融合,大交流也打开了世界文明的新纪元。

这时侯很多大小的宴会、国宴、晚宴也日渐规范化。元史里记载的“吉松宴”、“
炸玛宴”、“宫廷四季宴”、“额苏克宴”、“宫廷细乐、阿斯尔音乐、胡乐”等都是对当时的各种宴会的记载。在当时已经有专门的乐队为皇室演奏,后来在元史记载的《元曲》、《元剧》是以蒙古族为主的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辉煌文化。

那么什么是吉松宴?就是参加宴会的人必须身着皇帝赏赐的统一单颜色服装,从服饰的角度来说就叫吉松宴。吉松是蒙语,单一种颜色的意思。

那什么是炸玛宴?根据元史记载,皇宫的大宴会里有上百上千的烤全羊,从主食的角度说就叫炸玛宴。炸玛是蒙语,烤的意思。

什么叫车格宴?元朝时候为了供给皇宫奶食和马奶,有一万匹白骡马、一万匹黑骡马,专门为皇宫提供马奶。那时候也叫额苏克或者艾日格。宴会都是以马奶为饮料,因此从宴会饮料酒水的角度说,就是车格宴。正蓝旗的车格马群就是当时为皇帝提供车格的专业人。为皇宫提供马奶、饮食的制度一直到清朝末年还存在。他们原来在北京附近放牧,一直生活在沽源一带,后来失去了土地,北迁到了浑善达克沙地。现在蒙古人有炸玛沁、车格沁、额苏克沁等姓氏,也是来源于那个时候。

什么叫宫廷音乐?现在在哪里还有宫廷音乐?细音乐是指马头琴、横笛、四胡和三弦。大呼、唢呐、鼓和镲称为粗音乐。宫廷里一律用细音乐。宴会以歌颂太平盛世为始,敬马奶、吃烤全羊,三次奏乐、九次饮马奶便结束宴会。因此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就是宫廷音乐,也就是世代相传的胡(四胡)音乐。

现在炸玛宴、吉松宴、宫廷音乐一直在察哈尔人中间流传成为民间音乐。察哈尔婚礼中陪同新郎的兄弟的服饰与新郎一样颜色,陪同新娘的姐妹的服饰也与新娘服饰一样。迎接新娘时骑的马都是同一个颜色。这是吉松宴保留的传统。

接回新娘后首先要尝奶(Suu
amsuulna
)。宴会开始时要喝奶茶、尝奶食,再敬酒,奏乐上烤全羊。三次奏乐,九杯酒喝完宴会就结束。察哈尔人常言:“云雨要散、来宾要回”。结婚宴席虽然名目众多但从不酗酒,尊重宴礼,尊重新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这是原为皇宫护卫的察哈尔人将原来皇宫内的宴会习俗转化为民间的文化流传至今的佐证。察哈尔婚礼就是这样独具特色、引人入胜。察哈尔婚礼是一场歌舞、饮食、服饰颂词的盛大宴会。

大元朝气数已尽,蒙古人退出关外,皇宫近卫军察哈尔人保护着元朝最后的大汗特环帖木儿(元顺帝)经独石口关北上、到元上都、又经鲁王虎城回到了大本营哈拉和林。飞越长城的蒙古马,在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百余年后,回到了蒙古高原,回到了故乡美丽的大草原。

察哈尔蒙古的敖包文化 
  关于蒙古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