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的现状

4.青少年蒙古族对于蒙语教育的心理状况

该部分旨在从蒙古语传承之“承”的方面切入,从承的角度看传承主体心理状态对于蒙语学习的影响,为本项目进行的主要角度之一。

青少年蒙古族对于蒙语教育的心理状况,其实际为语言态度的一种。包括语言共同体对特定的语言所持的看法或情感的语言态度一定程度地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即语言态度对语言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而不同的语言心理也会衍生出不同的语言行为。比如以蒙语为母语的蒙生和以汉语为母语的蒙生在心理上对于蒙语的使用价值不同,进而就决定在未来他们是否坚持使用蒙语的不同取向。

此外,迫于升学压力,加之在“蒙语不重要”的心理支持下,学生会偏向对汉语文的学习而很少有精力投入到蒙语文的学习中。更有甚者,根据《关于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加分、降分照顾录取考生资格审核办法的暂行规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蒙古族考生可申请高考加分投档”之加分规定,加上辽宁省高考蒙生加考二类蒙语文和二类汉语文以各50%比例合计为最后语文成绩分数,而二类蒙语文和二类汉语文难度远低于一类蒙语文及汉语文试卷,因此将蒙语作为通过考试的敲门砖,通过考试后则弃之如敝。

其次,学生对于蒙语教学方式、方法的意见或满足程度、对于蒙语习得的难度看法等心理情绪都会影响到蒙古族的传承能力和水平。

因此,本部分将针对学生对于蒙语的使用价值、对于高考加设蒙语文考试的看法、对于蒙语学习难度、教学方式的看法,以及对于蒙语未来发展的看法等诸多心理因素进行调查。

如上种种,都为本项目为求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究蒙古语传承现状因素而考虑的主要入手点,以获得对于蒙古语传承困境的较为全面的认知。

研究方法: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1、队列(假想队列)研究方法

通过对于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过往对于蒙古语的使用状况的研究多是单个时点的研究,即在某一个时间对某地进行调查。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引入时间维度,拟采用队列(假想队列)研究的方法,我们将对朝阳市四个区县(今年)蒙古族高中毕业生的追踪观察,获取这一批人在时间内蒙古语使用、能力和态度的动态信息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又译为群组研究、定群研究等,医学、社会科学、精算学、生态学等领域中使用的一种纵向研究。我们将对2012年蒙古族高中毕业生以及2010年毕业(现大学本科二年级)的蒙古族学生进行追踪调查。选择这两个群体有如下两个原因:首先,是两个群体的年级间隔。两个群体在时间上间隔两年,正好是项目运行的时间,对两个群体进行追踪可以形成从高中三年级至大学四年级蒙古族学生的完整队列。其次,是两个年级的特殊性。高中三年级是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我们可以利用高中相对大学的组织性更强的特点,在学校或相关部门获取学生名单。对于相比更加分散的已毕业的群体,由于项目成员由2010级本科生构成,其中三名当地人,在运用相关资源联络研究对象方面相较于联系其他年级学生更方便,从而更好地保证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蒙古语的现状 
  关于蒙古的文章: